这几天我在读徐志斌的小群效应,这本书看起来很有意思。作者从开发者的角度,分析了一个社团一个app是怎么把用户拉起来,而且还能保持长时间活跃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每个观点必有例证,而且都去自我们身边,从微信到全民K歌,从豆瓣到CF,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就是书里的样本,讲的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受到了很多大佬的推荐,认为这本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社群核心驱动力。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自媒体人,我看到的不是经营者们怎么用自媒体和游戏吃掉你的时间,而且你要怎样和人保持长时间的友好关系。我今天分享的是很著名的三近一反原则。
小群效应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总结为三近一反。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总是喜欢相近地域。相近兴趣,相近年龄的人一起玩。但是在满足在满足兴趣、地域、爱好差不多的前提下,我们又更喜欢和跟自己不太一样的人玩儿。
其实除了社群和自媒体,我发现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里,符合三近一反的例子还是挺多的。
比如交朋友。我交朋友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聊得来,二是有得聊。
如果一开口,俩人就你说天上我说地下,这天肯定就聊不下去对吧。大家各说各的,这聊天也没有意思。用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能发现,对方和我们不是一路人,我不和他们玩了。
陌生人见面,我们都能聊什么呢?聊什么能够让我们找到共同话题,拉近距离呢?聊什么能让我们又能不冒犯对方的隐私,保持距离不显得尴尬呢?
每次我问会聊天的朋友,每次我看你总能和人聊得兴高采烈的,你都和人聊什么啊。他总是和我说,随便聊哇。聊天这件事儿,大家总是客客气气地说随便聊。天真的我真的就这么信了,我开始和人什么都聊,结果每次死得都很难看。从失败的经历里,我开始总结经验。
最重要的一条,聊天不要自嗨。
我想如果不是情商低到我这个程度的人,一般也不会和人上来就聊工作。因为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就知道,大部分的工作是有行业壁垒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行业内容,出了那个职业圈,很少有人听得懂,大部分人也不爱听。聊工作特别容易聊的人无限自嗨,听的人一脸懵逼接不上话,尴尬得要死。用不了多久,这天就聊死了。
那不谈工作谈什么呢?聊生活啊,想想你八小时之外在做什么,做什么就聊什么。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有超能力的,就是不聊工作也能把天聊死。
我经常想这里面的原因。总结了多次把天聊死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和聊工作的问题一样,还是容易连续聊到让人接不住的点。这就是为啥上学的时候我们和同学聊的来,上课听老师讲课就想睡觉,越听不懂越想睡觉。所以,听一个人自说自话其实挺烦的,挺招人讨厌的,最可怕的是他自己还感觉特别良好,更招人烦。以前我就是这么个人。
我是一个理科男,特别偏爱逻辑思维。上次去电影院看3D版《巨齿鲨》。这电影特效做的还是不错的,旁边的那些小情侣都在尖叫。没错,作为一个单身狗,我又扎在了情侣堆里看电影了。
这场电影我看得很投入,全程我都在计算水压,在计算这个鲨鱼从海底到海面体表压强的变化。2个小时的电影,我做了快一小时的数学题,最后成功证明了这个导演和编剧肯定是学渣,而且是从初中就开始的数学物理地理一起不及格的超级学渣。我想说不定他们拍电影就是因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
这个想法作为单身狗自嗨是没问题的,因为没人管你。但是你要是和朋友一起看电影,你去全程和他/她做物理题试试看?你会被当成神经病的。我就是和两个朋友(一对情侣)一起看的,看完电影吃饭的时候我就在和他们聊我在这个电影里发现了多少反常识的地方。这个聊天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他们最近再也没有找我一起吃饭,已经快两个月了。
你看,虽然我不聊工作,我还是把天聊死了。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和话题缩小到了一个别人很难接手的程度,毕竟正常人看电影可不会心算物理题。
这个反例告诉我,如果想跟人好好聊天,聊天的范围一定要大,一定要让人有话说,让别人和你有的聊。聊天千万不能只顾着自己说,要注意听众的反应。自嗨一时爽,后果太严重了。
那么,聊天到底要聊什么呢?三近一反,三近就是最好的答案。容易成为朋友的人,兴趣,地域,年龄总会差不多,从这里,我们总能想到共同话题。
我们先说兴趣。其实兴趣这个能聊到一起的也是挺难的。比如我喜欢下象棋,我和人聊天总不能聊当头炮的八种布局。这都二十一世纪了,互联网时代了,平时不下棋的人肯定不懂我在说啥。强行去聊又会出现楼上的问题,聊天又聊死了。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的答案是无解。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聊天可以解决的了。没有能和人聊的兴趣,你就只能先去培养一个。看看别人都在关心什么,看看别人都在玩什么。找一个简单操作易上手的爱好培养一下,聊天才容易有共同话题。又不是让你用爱好吃饭,稍懂一点就可以了。能做到别人聊起的时候能听得懂,能接上话,让别人和你聊天能接到及时的反馈。
其实你不太懂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给对方一定的荣誉驱动力,这是沟通交流的六大驱动力之一,以后会细聊。当然,你要是一直都不太懂是不行的,必要的知识还是要恶补一下,总让人觉得不专业,聊天的兴趣也就没有了。
说完了兴趣,我们再来说说地域。数据表明,位置离得近的人更容易有共同话题,距离能在一千米以内最佳。其实我觉得,距离的远近都是相对的。我要是在上海能听见个东北口音,不管他是吉林的还是黑龙江的,那感觉指定老亲切了。
我整一句东北方言,你能听得懂。我说一个傻狍子的事儿,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和老乡聊天容易把关系拉的特别近,因为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其实没那么容易。
地域之所以能带来共同话题,是因为相近的地理位置可以带来共同的话题。你可以聊你们小区的狗,聊门口的菜市场,聊扰民的广场舞大妈。虽然这些话题看着都无聊的,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处,就是你抛出去的话题对面更容易接得住,不会出现一个人自嗨的场面,让聊天变成一头热。那就回到了上面那个场面,那种聊天还不如不聊。
三近一反,最后一个近是年龄近。这个更好了解了,我们都是和同龄人聊的来。因为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我们和大多数长辈们是有代沟的,和年轻一点的小孩儿也有。我们总觉得长辈们思想很落后,小孩儿们又很幼稚。只有差不多年纪的人思维才容易对接,容易说的上话。
这个年龄近主要指的还是心理年龄近,而不是生理年龄。长辈们也有心态年轻与时俱进的,同龄人里也有少年老成的家伙。有的看上去二十多岁,一开口说话带着上个世纪的口吻,感觉是用80年代的眼光看世界。
我不是鄙视这样子的同学,只能说我和你们脑电波不在一个频道上,咱们不是一路的人。我还是更喜欢和更大众更符合我们年纪的人聊天。我觉得年青人就要活出年青人的样子来,什么样的年纪就做什么样的事,这样才容易和同龄人交朋友。聊天的时候聊一点时下年青人都有兴趣的东西,聊一聊王者荣耀总比聊八卦周易的强,你说是吧。
说完了三近,我们再来说说一反。和三近不同的是,这个一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大致意思是说,如果两个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他们就可以一直有新的话题聊,可以聊很久。
在我看来,三近的作用是让两个人聊的来,有聊天的切入点。一反的运用是让聊天的双方有的聊,可以聊的有来有回,让聊天保持持久热度。
我们聊天的时候,大多没有明确的目的。但是和人聊天我们又希望获得新鲜的信息。这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但是会用得到。
如果一个人翻来覆去讲得都是你知道的,你会觉得这个人特别的无聊。和他聊天,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如果一个人总能说出来你不知道的新鲜事儿,你会觉得和这个人聊天特别有意思。这个人很有趣,你会喜欢和这个人聊天。这样的聊天会持续很久,不会说聊一聊就没动静了。
在我看来,这个三近一反用在自媒体运营和日常聊天上,属于一种比较大的浪费,这个理论是有更大的市场的。
作为不会聊天的死宅男,我觉得这本书在聊天方面特别有用。
如果不用于社团运营,作为一本单身狗脱单指南,我觉得这本书在帮助宅男脱单,应对相亲问题上会有更大的帮助。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