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别人做瓷,但不会做瓷。
所以,当我写陶瓷文本时,写的句子是:“在轱辘车的旋转中,在瓷土不断随刀片飞扬的时候,手工艺人必须屏气凝神,任何一点细微的肢体晃动或喘口粗气,都会让刀片切进坯体的深度有毫厘之差。”
从文案角度而言没问题,因为文案需要感性。
如果,从专业角度,就缺少一丝更细致的解剖。
什么标准界定了毫厘之差?
/ /
今天看的一本书,给了我比较细致的答案。
它更像是本说明书。
把看起来很平常的制瓷工序,描述地清晰。
很多人都知道景德镇制瓷有72道工序,但究竟是哪72道,估计多数人答不上来。
这本书实际的落脚点,也没完全落在72工序上,但从了解的角度看,通过它,初步了解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够了。
从瓷泥的开采与加工、成型技艺、装饰技艺、景德镇的窑路与烧成都有细致地介绍。
小到拉坯、利坯、花青花、新彩的工具,都配上了文图。我觉得这对不会做陶瓷,但又想学系统了解陶瓷的人是有帮助的。
一般而言,技艺更注重心手相传,缺乏文字记载。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工艺的边缘化,只有很少数人会。以及一提到古老的技艺,就会想到非遗,一种在工业化面前近乎消失亟待解决传承之困的技艺。
这种现象,在各门类传统工艺中都有。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景德镇很幸运,1000多年以来,制瓷工艺得到了很完整的传承。但这本书上提到的一些工序,其实也很少见了。
比如施釉工艺中,以手试釉,来目测釉的浓细是否适用的技法就很少见了。现在基本以仪器代替了这个步骤,以及釉水的标准浓度也有所界定。
站在科学的角度,要承认技术的进步。从传承脉络的角度,还是应对更早的工艺有所了解。
在景德镇,几乎每个人都到过制瓷作坊,从我自己而言,更吸引我关注的会是拉坯师傅一分钟就拉出一只梅瓶,画师在瓷器上画出的弯弯绕绕地比蚕丝还细的线条。
也就是说,关注更多是猎奇。
而奇特之下的基础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功呢?书中叙述出来了。
以修一个直形杯为例,将一位师傅可能几十秒内就完成的工作,分解成了“裁口、打正、补水,从不同刀修足”共17个步骤。
这些对于在景德镇做陶瓷的师傅来说,轻而易举,稀松平常如空气、吃饭。但陶瓷作为这么有特色的门类,其工艺就应该非常清晰地叙述,如此,才能让大众感受陶瓷的特色。
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以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