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拖延vs心理
关键词:
掌控感,独立感,心理舒适区,拖延时钟
要点:
1. 拖延者不再以事情的成功或失败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是以个体的独立感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2. 拖延可以保护一个人免受他人的评判,也可以让自己免于与他人的斗争,甚至还可以调节与他人的亲疏关系。心理舒适区因人而异,跟人太亲近或太疏远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而拖延成了一部分人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策略。
3.钟表时间即客观时间,是由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比如电影会在8点开演,每年都有1月1号。客观时间是可以预知但不可更改的。
4.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也就是主观时间。主观时间的一个变体是“事件时间”,它指的是围绕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个体的时间感,比如晚饭之后我要开始学习了或者下暴雨之前等。
5.人们是参照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的。
6.人们往往会急于去做眼下的事情,而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行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未来折扣。
@作者 教育上有一个“双表效应”,是说当一个人带了两块表的时候,容易时间感错乱,暗指教育孩子不能两个标准,两把标尺。读完今天的章节,我发现每个人的确腕带两块表,主宰着两个时间-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钟表时间,顾名思义即客观时间,可以预知但不可改变。沉浸时间即主观时间,是每个人对时间的独特感觉,是围绕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个体的时间感,通俗说,就是你自己觉么的时间。比如说,玩游戏时明明一个小时的客观时间过去了,但游戏者却沉浸其中,觉么着只有一霎霎而已,这个一霎霎就是主管时间。拖延者,就是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严重冲突的产物。客观时间明明已经极其有限了,主观时间却来告诉他,时间还来得及!两个声音虽在拖延者的脑中交替发声,但主观时间明显占据霸主优势。因为拖延者认为客观时间是别人对于自己的枷锁,按照客观时间的节奏做事是受控于人,而主观时间的节奏让自己获得掌控感,快慢张驰自己说了算,它让拖延者有一种掌控时间、他人、现实的全能感。当然,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现实终究不是拖延者能够完全掌控的,螳臂当车的快感在客观时间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以我所见,拖延就是过去闯入现在的产物,拖延者被恐惧、自大等消极情绪遮蔽了双眼,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水平之上,看不清现在的情形,从而在主观时间上做出轻率的决定,导致未来折扣。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主观和客观时间,学会和两种时间和平共处,并有能力在两者之间自然的过渡和转换,我想,这才是做时间主人的理性之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