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膝盖疼」是件很痛苦的事儿。而且,是绝大多数60岁后的人都要面对的痛苦。
就像汽车零件一样,用了一辈子了,膝盖里面和周围各种结构都磨损严重,老化的差不多了,所以就会出现膝盖的肿胀、疼痛,活动不方便,阴天下雨天气寒冷时酸困难受,等等。
轻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尚可以通过休息、热敷等常规方式缓解症状。但对于中度,甚至重度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必须通过口服各类非甾体类药物来达到消炎和镇痛的综合效果。很多病情更为复杂的,可能还需要医生将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注射到膝关节周围或膝关节里面,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用于膝关节注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1)一类是有强力抗炎作用,同时也有较大(感染等)风险的「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根据发炎部位的不同,由医生注射在关节周围,也可以注射到关节腔里。
(2)另一类,就是有润滑和营养作用的「透明质酸钠」(也称“玻璃酸钠”)。这类药物是注射到关节腔里面的。
然而,对于很多重度骨关节炎,即便是往膝盖里打药后,治疗效果也很差,最终仍需要做手术。但是,因为之前往膝盖里打了激素或玻璃酸钠,增加了膝关节手术感染的风险,所以必须在上一次打针后,等很长一段时间医生才敢给做手术。
那么,问题来了:
1、膝盖打针后,如果还需要手术换关节,至少等多久,做手术才安全呢?
2、往膝盖里打激素,和打玻璃酸钠,等的时间有区别么?
3、就打1次,和连着打了很多次,等的时间有区别么?
2019年1月16日,发表在骨科期刊JBJS的一篇最新研究,给了我们参考的答案。
1、最新研究
在2019年1月的这篇研究(上图)中,Richardson SS教授团队通过分析医疗保险数据库中的相关大数据,对比了: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前,「注射激素」和「注射玻璃酸钠」,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
他们调查分析了美国一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总共58337例做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据。其中,有3249名患者(约5.6%)在术前1年里膝关节注射过玻璃酸钠,有16656名患者(约28.6%)膝关节里打过激素。
作者团队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逻辑回归方程等)对庞大的数据进行了各种分组对比,最终得出以下有意思的结论:
(1)「最后一次注射」距离「手术」的时间,是个关键因素。
如果这个时间超过3个月,那么往膝盖里打针,不管是打激素,还是打玻璃酸钠,都不会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但是,注意了,如果这个时间不足3个月,那么,不管是注射激素(OR, 1.21; p=0.014),还是注射玻璃酸钠(OR, 1.55; p=0.029),都会显著增加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几率,即二者均是术后感染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在手术后感染几率升高幅度方面
不仅打激素与打玻璃酸钠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就连打一次跟连着打好几次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
2、我们能从中能得到什么?
(1)膝关节里注射药物,都有风险,无论是注射激素,还是注射玻璃酸钠;
(2)只要膝盖里打过药,无论打的是激素还是玻璃酸钠,无论是打了很多针还是只打了一针,一定至少等3个月再手术。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医学科普知识,欢迎继续关注@骨科医生路遥
参考文献:
Richardson SS, Schairer WW, Sculco TP, et al. Comparison of Infection Risk with Corticosteroid or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Prior to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9 Jan 16;101(2):112-118.
骨科医生路遥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