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通勤时间读的书
在朋友心中的标识装备是背上背着一个双肩包,手里拎着一纸袋。好奇的朋友会看下纸袋说:“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就几本书,为什么不放到双肩包里面呢?手拎着多不方便。”纸袋里面的东西是我希望用的时候能即可拿到的,比如说书。
现在每天上下班我都会把书放在手提袋中,数量在4-5本,外加kindle。之所以放在手提袋中,是方便自己,当想阅读的时候,不用把双肩卸下,拉开拉锁,拿出书。因为想要提高做某一件事情的行动力,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易行,比如说单独放在手提袋中。为什么要放4-5本书呢?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阅读每本书的时候,心境都不一样,集中主义力也不一样。那么在数量,4-5本可以增加自己选择空间。那么对于这4-5本书来说,最好的是不同类型,这样读累了,可以通过换一本书来换换脑子和心情。
在通勤的时间里面拿出来阅读书,对于我来说一定要比较容易进入,不是特别的大部头。否则,我连拿起来的欲望都没有,比如说《红楼梦》,这种需要静心读的书。
经验分享后,最后做一个小的总结,小的方面可以扣着要说的读书习惯,大的关于习惯养成 。
首先,人为的降低难度,而不是增加难度。比如说通勤时间读书,本来就是一种碎片化时间利用,想一想,把书放在背包里面,如果你要读书,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如下:
1、把双肩包卸下,挪到胸前;
2、把拉链打开,把书拿出来;
3、把拉链拉上;
4、把双肩包重新背到背上;
5、把书打开。
经历过一连串的动作,读书的欲望和兴致就下降一大截,尤其是在通勤人多的时候,想想都不愿意把书拿出来。
这是我当初不想把书放在背包的原因。放在手提袋,拿出来读,没有这么多繁琐而外的动作。那么大到其他习惯的培养和养成也是如此。
其次,给自己多个选择。出门多带一本书,读书这样事,本身是一种自我需求和兴致的体现,心情、专注力都很重要。多带一本书,两本不同类型的书,可以在很好的匹配自己的心境,比如状态不好就读读轻松的书。
第三,无需全程都要读书。一提到通勤时间读书,多数朋友问的多的是不能全程读下来怎么办?答案是那就不读了。40多分钟,如果你能读上十几二分钟,也可以了,其他时间放空大脑,养养神。计划太慢或者期望太高,让人压力增大,难以坚持。
2.三角地与燕南园
今天通勤的时间读了《北大问学记》,这本书是在好书传阅计划活动的时候,从妞爸手上传阅过来的。这是一本和妞爸有关的书,如果对其中的细节描写有疑问的话,可以向妞爸讨教。尤其是三角地和燕南园。
《北大问学记》是一本关于记忆中的北大以及北大哪些精神导师们的书,一本关于出版以及阅读现状的书。随笔散文的风格,每个字都带着纯粹的人文气息,渲染着读书人的情怀。那么折一、二,说说自己的感悟。
对比清华,我个人更倾向于北大,尤其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名校情缘,尤其是在那青春灿烂的岁月里,虽然单一,但是目标明确。相比开始工作时的茫然,那是一个有奔头、有方向的求学时光。然而,那是我心中的名校情缘却是复旦。三个不同的坐标相连,那是一个三角地。那么我读到了北大的三角地——青春热血的备注。相比较而言,通过阅读作者文字,燕南园在我印象中更像是繁华后归于平淡的静心休养,内心的亦或是外在的。
10年最冷的时候,来的北京。然而,到现在为止,我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过北大。清华也是。理由是,来自内心的回应是,现在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所大学。所以,这不禁让我自己感慨,有些事,如果当时不去做,时过境迁,或许以后就不会去做了。那会儿想去的原因是:或许寄予了改变、成长、蜕变以及带给更多的可能性。而现在这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满足。
3.读经典要讲究版本
读经典要讲究版本,其实只要是读书就会遇到以下这种情况:有很多出版社都会出同一本书,亦或有很多译者会翻译同一一本书。那么在选择这一类书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选哪一个出版社,哪一个译者。为此好友Helen,还专门分享过她挑书的心得和方法。其中就涉及到出版社、译者这两个因素。从我个人来看,目前还没有到挑版本,但多半会挑出版社和作者。比如在大学,自己重新买的四大名著是岳麓出版社,因为小时候看的是这个版本的。还有就是有些文化积淀的书籍,会考虑中华书局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当然三联出版社也在考虑。
读经典要讲究版本,这个的前提是你要做的事情是读。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考虑版本。比如儿童、小孩,那么这个阶段考虑的应该是能读,比如图文并茂。
4.把实体书店留住
实体书店的减少确实是让人心痛的一件事情,那么在我个人看来,减少并不代表会灭亡,只是说实体书店数量会慢慢的变成一个和需求匹配的数量。那么反观文中提到的,从实体书店的倒闭延伸到阅读书籍数量的减少,这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吗?
我们可以考虑的问题是:难道早期实体书店多的时候,大家书籍数量就多了?全国连锁书店倒闭,在偏远地区是否有实体店?这种倒闭是市场倒逼改革的结果,还是原本就是利润太多,导致现在难以适应被压榨利润空间?这些问题是文化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反观在实体书店锐减的今天,我接触和了解到的是有关读书的各种形式的读书会慢慢的兴起。书和阅读书的环境,这是现代人的选择。也就是说,实体书店未能及时的跟上爱书、读书人士的需求。还在守着固有的低端价值链环节,这也难怪大家多数去网上购书。
所以,该消亡的实体书店就会消亡,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去影响其速度,但是改变不了结果。我比较欣慰地看到有一批一批的读书会形式的社群出现。书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比如交流、人际关系等。
5.文化强国与全民阅读
我们呼吁什么,反观我们就欠缺什么。文化强国,未做历史考证,仅单纯的描述:在唐朝时期,对于我们自己以及受唐文化影响的其他地区,那时的我们是文化强国吗?那时的我们是全民阅读吗?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但是现观对文化强国的语义范畴和全民阅读的呼吁。我们问的为什么不是全民阅读呢?细分到个体,理由各不相同。那么大的环境是否允许全民阅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了:只有在第一层生理需求——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所以,全民阅读量上不去,客观上是国家、城市的公共读书设施场所不够完善;主观上是多数人的第一层需求没有被满足,以致其他需求未能被很好的激发。
6.阅读是人类永恒的生活方式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被冠以永恒,那是理想,我们可以呼吁、可以自我激励。但是最好的下一步行动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喝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这四个排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的频率一般意义上是低于生活习惯的。关于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的个人经历是:
首先,你意识层面要接受这种方式,心生向往。这样你才更容易坚持,那么对于没有意识阅读会和自己有什么关联的朋友,可以去参加这样或那样有关读书的活动。可以去找身边喜欢阅读的朋友聊,慢慢的你会被环境所影响,做出些行为改变。
其次,你已经意识到了,但是不太好坚持,那么可以找一个这样的社群待着,相互促进阅读。
第三,分享你的阅读感悟,在你的微薄、微信、简书或者其他的社交媒体,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感悟,一个可执行的行动。这样的分享,以及分享获得朋友们的反馈,会极大的让你继续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