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树树熟枇杷
——咏南风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这是由于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文化意识,由于是季风性气候,所以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可以把诗词里的风对应为:东风——春风,南风——夏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南风往往指的是暖春和夏季的风,南风的意象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和煦的。
南风意象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意思是: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全诗四句,但情思复杂。它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必有喜色。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增加财物。《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因此,前人大都从这方面来阐释诗旨。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南风可以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当然,此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其 时害民的苛刻赋税提出了尖锐批判,对劳苦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殷切的怜悯和同情。进而反省自己,自疚自愧。全诗反映了劳苦百姓的凄惨境遇,呼出了劳苦百姓的心声。
诗中“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两句,写出了南风带来的丰收与美好,呈现出一派丰盈现象,大画面是让人高兴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盈现象下农人的悲痛呢?反衬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诗歌的悲剧意味。
在《诗经·邶风·凯风》里,以南风起兴,赞美母爱: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的意思是: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美丽可爱的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凯风》以旁衬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母亲辛劳地养育子女的感人形象。由于长年操劳,母亲的身躯如同酸枣枝条随风弯曲,腰已弯、背已驼。而且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这种反常的情况和悲剧的命运,不禁令人对母亲寄予深切同情,而对不孝子女予以谴责和鄙视。诗的末节以黄莺的啼声婉转动听来比喻、讽刺子女们嘴上说的比唱的好听,然而实际上言行不一或言而无信,或互相推诿而造成没有一人对母亲尽孝,导致老母在晚年时孤苦伶仃,无所依靠。
本篇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篇,作者既运用了诗经中常见的比兴和复叠的手法,使感慨更入人心;也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有子七人亦自惭不能报母恩来衬托母亲的伟大,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样。
这首诗,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首赞颂母爱的诗。后人常用“凯风”来指代母爱。“凯风自南”突出了南风的和煦与温馨。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墨萱图》,也是用南风意象表现母爱的诗: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诗的意思是: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游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更是惭愧。
萱草花是中国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它的另一称号是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写出了母亲对游子的牵挂与担忧。结句“愧听慧鸟语”,表达了游子对自己不能奉养母亲的羞愧与歉意。
南风在古诗词中也叫“熏风”,意思是温暖和煦的风,如白居易的《首夏南池独酌》: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绿苹散还合,赪鲤跳复沉。
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
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
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沉吟。
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诗人临池独酌,满眼美景。南风吹来,和煦温馨。池边芳草丛生,林木茂密。新叶翠绿,黄莺婉转。池中绿萍时散时合,锦鲤跳跃复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诗中“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怀。
宋代诗人刘攽《新晴》中的南风,颇有情趣: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第一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这满地之苔是因久雨初晴,写出了幽静的境界。第二句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诗人以雨后的景象开头,这景象的明显特点是周围的地上都长满了青苔。众所周知,适宜于青苔生长的必须是阴湿的地方,所以诗中虽未涉及雨期多长,但也意味着现在是久雨刚晴,自然地扣住了诗题,同时有隐含着一种欣喜之情。而读者从“满地”一词就可想象得到眼前是一片苍翠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就显得颇有生意。同样,绿树也因雨而更加青翠,人也因雨而暂时驻足,少了走动,那么,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美美地睡一觉,也便合情顺理了,所以前两句虽然只写了周围的环境,但蕴涵着许多因果关系,表现了闲适自如的日常生活片段。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亲切之感,因而“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诗人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平添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再看明代诗人杨基的《天平山中》所写的南风:
细雨茸茸湿楝花,
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
一路莺啼送到家。
天平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此诗剪取了他闲居时的一个生活片段,写得自然典雅,情深意重。
诗的前两句宛如一幅工笔画,在绵绵细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初夏所特有的景观。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喜悦之情。
后两句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两句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两句中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景色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的描写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