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期是孩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
在亲子共读,当孩子开始关注跟故事主线有关的画面和信息,观察主角在干什么,而不是观察配角,就表示他开始留意故事,进入故事期了。
孩子成长有快有慢,阅读能力也有差别,这里要知道,孩子的阅读能力是通过他的行为判断的,而不是年龄。
口语讨论是阅读的重点
一旦孩子进入了故事期,爸妈就要做两件事。
一是延续之前图片期的共读方式,也就是指物命名、丰富形容、口语延展。当孩子在看东西的时候,引导他加上描述,让孩子就可能用完整的语句一直讲下去,提高叙事能力。
二是当孩子可以专心的听讲故事,而且能很流利的叙事之后,爸妈就可以和他进行口语讨论了。
阅读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扩展,还有理解能力和因果逻辑思考练习,口语讨论就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故事期的重点。
共读技巧:确认理解、预测和回想、延伸讨论
口语讨论有三个方式,分别是确认理解、预测和回想、延伸讨论
一是确认理解
你先确认孩子到底有没有听懂,他知不知道这个故事大致是什么内容。
二是预测和回想
预测是觉得接下来故事会怎样。比如,看了一页书,问孩子:“接下来会怎样呢?那然后呢?你觉得之后会怎样呢?”
回想是回忆之前讲的内容。比如,讲完了故事,问孩子:“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呢?你还记得吗?”
三是延伸讨论
除了讲故事本身文本内的信息,还可以做天马行空的发挥。
下面模拟演示一下如何用这三种方式和孩子进行口语讨论。
第一个是确认理解
这个时期孩子的认知层次和成年人是不同的。爸妈讲的很清楚,他却听的很模糊;爸妈以为讲的他已经了解了,他却完全解读成了另一回事。如果孩子和爸妈没有建立有效连接,就不是亲子“共”读了,而是“各忙各的”,很多我们期待的结果就不会出现。所以,爸妈确认孩子是不是和自己在“共”读。搞清楚有没用同步?理不理解自己讲的内容?这是对之前共读效果的检验,也是下一步开始口语讨论的基础。
那爸妈怎么确认孩子理不理解呢?只有爸妈问:“咦,他怎么了?他做了什么事?他怎么样?爸爸(妈妈)讲的你知不知道什么意思?”
或者,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问爸妈问题,爸妈去解释,帮助孩子知道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
(提醒一下,有些爸妈会把书里比较难的字、词,替换成简单的口语,这是没必要的。因为好的绘本和故事,字字句句都是经过推敲的。建议先照着念,如果觉得哪个字、词难念,就问孩子知不知道意思,如果知道就可以不管,如果不知道,爸妈就解释一下。例如,故事里写的“和风徐徐”,不要换成“有点风在吹”,如果换了,意境就全没了。有些古代故事里会出现“寒暄”,孩子通过上下文和图画,大概会知道这个词时什么意思,他总不至于把寒暄当成寒冷。爸妈如果不放心,可以问问孩子知不知道什么是寒暄,如果孩子说是打招呼,就是知道了,如果不懂,爸妈就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孩子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汇,如果总是帮孩子简化、替换,他反而学不到新词了。)
第二个是预测和回想
在确认孩子听懂了故事之后,就可以预测和回想了。爸妈可以在故事有出人意料的地方,问孩子“咦,这只小熊走进森林里了,我们在看下一页之前,你知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孩子如果说出他的想象,那爸妈就可以问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你觉得呢?”让孩子继续预测。
为什么让孩子预测呢?预测不是乱猜,而是让孩子凭借之前在阅读中取得的经验,根据故事里的线索,去揣测接下来的情节。在这里,让孩子预测故事,就是让他练习整理之前得到的信息、然后去推论的一个逻辑思考能力。
孩子对一本书还不熟悉,通常都要求爸妈读好几遍,在每次反复讲的过程中,爸妈每次都可以问问预测的问题,“接下来呢?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这是推测,同时也是复习。
当孩子熟悉情节之后,就可以把预测再进一步,改成“如果他当时不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或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让孩子试想不同的结果和可能性。这又比推测深入一步,进入了沙盘推演、多角度思考。
这时,不管孩子怎么回答,不要评判他。爸妈可以说“真的啊,你觉得会这样啊!”这样可以让孩子展示真实状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爸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预测、推演,孩子会从爸妈的分享中受到启发,于是,不断的推演,让孩子不断产生新的想法。
回想是故事讲完之后,让孩子想想记得什么内容,可以问问孩子“你还记得故事讲得是什么吗?”
孩子开始回想的时候,是跳跃式的。一个故事,爸妈讲下来是很顺的,而让孩子讲,会东一下、西一下。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孩子身上,在我们大人身上也常常出现。比如一个演讲者,在演讲结束的时候问听众“我今天讲了什么,大家可以现场反馈一下吗?”这时会发现,大家听到的内容会有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专注的程度不同,理解事情的程度和观察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会出现一种情况,讲出的信息时一种,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这就会发生了“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出自莎士比亚原文: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这是很正常的。
同样的道理,爸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讲完之后问他听到了什么,会发现孩子说出来的可能会让人惊讶。
所以,回想可以让爸妈知道孩子听到了什么、留意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留意,他的这个反馈,体现的是共读效果和孩子的阅读能力,让爸妈了解共读的方式是否合适、孩子处于哪个阅读阶段。
另外,还有考虑到,脑袋里想的和嘴里说出的是两回事。要能回想起来,孩子要具备一定能力,才能把大脑里散乱的信息组织起来,通过口语,串成完整的句子。这是思维和表达的综合运用,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因此,一开始孩子通常是随便的点状的“乱”回想,想到什么说什么。慢慢地,等他熟练和习惯后,他的回想才能连成线状,依照故事的脉络回想,最后,发展成用口语有逻辑的把故事完整地说出来。这也说明,孩子能用大脑从新整理和组织内容了。
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爸妈会觉察到孩子思考质量和口语的进步。
做到推测和回想之后,就可以进行口语讨论了。
在口语讨论中,爸妈可以问孩子,“这本书里面,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你讨厌谁?为什么讨厌?哪里让你觉得有趣?哪些地方让你觉得难过?”问孩子对于这个故事的想法和感受很重要,这可以让他练习发表个人意见,这实际上是评判性思维的起步。
表达真实的看法和意见永远是重要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写文章、还是与人相处,都需要这个能力。
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孩子讲什么,都需要夸张一点,表述你的惊讶、认同和赞美。然后,爸妈也说说自己的意见,给孩子启发并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种分享会让孩子的思考质量再提升。
不过一定要记得,爸妈分享的时候不能长篇大论,点到为止,因为共读的主角是孩子。
另外,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局,你还可以问问孩子,“这个结尾你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换成你写,你会这么收尾?”这样的讨论口语让孩子去想象情节,练习编故事,也是练习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在延伸讨论中,我们试图从文本里面的内容转化成孩子的生活经验、切实感受。很多父母以为,连接生活经验就是借书教训孩子,是道德教诲,故事讲完就说,“你看,故事主角是这样,很好,所以你也这样。”
如果爸妈的延伸讨论就是借机教训,说故事对孩子来说就成了惩罚、否定,孩子是不会喜欢的。当一个人不爱读书时,一定是每次读书都被要求“三省吾身”,让他心里起了逆反。
所以在延伸讨论这个环节,爸妈只要说,“咦,你看他发生这个事,你也曾做过这个事,你有什么感想呢?”让还想办法连接自己的生活,去发表一些意见和讨论就行了。
(根据得到精品课《周育如|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潜力》学习笔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