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师兄。最近大师兄在看南怀瑾的书,包括他的儿子南一鹏著作的《父亲南怀瑾》,从而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了南怀瑾的生平事迹。从中,我收获匪浅,除了对于人生的思考,文化的理解,为人处世的准则。今天想跟大家分南怀瑾的家庭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使大家重视文化传承,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家风传承
中国古人历来有“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说法,强调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而南氏家族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家族信仰,始终以耕读立本为源,以德行立身行事,为后人点了一盏灯火,照亮了行远自迩的通途。
南怀瑾出生于温州乐清,其出生时,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温州却正值饥馑之年,乱世之际。其父亲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活倒也算小康。因其父亲为人正派,思想行为方正持重,又极为乐善好施,广结善缘。甚至被推选为乡长。
有一个小故事:在抗日战争时,南怀瑾父亲曾经与在乡里滋扰生事的日本兵发生过冲突。当时,面对日本兵的暴行,父亲义愤填膺,出面制止。有人反抗,日本兵当然很愤怒啦,他们拿起刺刀不由分说直刺过来。南怀瑾父亲临危不俱,徒手握住刀刃,使得日本兵不能移动分毫!日本兵打不过,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而南父手掌也被割裂,流血不止!大师兄要在这里拍手称快,南父真当是英雄豪杰,让我顿生敬仰之情。
南怀瑾是独子,他出生时其父已年过三十。在当时足以称得上是“晚年得子”。父母对他呵护备至,有求必应,尽可能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但是家教也是很严格的。南父的教育是《论语》里说孔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这种方式。南父特别注重家风,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要求南怀瑾学行一致。每日早晚南怀瑾都要向其父亲背诵《朱子治家格言》。
二、修行种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读书求学问的目的,并不是只为了学好技术,找一个能填饱肚皮的工作,而主要是先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成圣成贤为目标,技能知识只是附带的。若是为官,便要心存国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南怀瑾从小树立的心志,正是这样的高远志向和宏达目标。
南怀瑾母亲则信奉:一代做官九代牛。叫他读书可以,但是不要做官!受母亲的影响,南怀瑾改变了读书为官的庸常初衷,决定了他日后不问禄位,只问功德的修行道路。
三、文化基础
南怀瑾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学的是四书五经,记诵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不求理解,只要熟背牢记即可。十一岁时,南父想方设法,托人情送礼物花了不少气力送南怀瑾去县第一小学上学。后来南家被海盗洗劫一空,无力缴付昂贵的中学学费,为了不至于让南怀瑾荒废了学业,便把他送去表兄王世鹤家蹭朱味温的课。到了十三岁,南怀瑾在家里读书自修,《史记》《三国演义》唐诗宋词各种书都读。
四、武学基础
易子而教,尽管南父自己也精通武艺,但还是请了当地的一位名医做他的武术老师。由于本身体弱,刚开始学拳,走的是刚猛硬拳法,常常练完拳后有头脑昏沉的感觉。但是却一直咬牙坚持,继续练习。
另外,南父副对子,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很现实。分享给大家: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族六亲。一个人有钱有地位就会像一条龙一样,自由自在,游尽五湖四海,所以富贵很重要;一个人穷了就像老虎一样,亲戚朋友见了都害怕,认为是来揩油的,躲避唯恐不及。这副对子放到今天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很是贴切!
综上所述,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真的很重要。做父母的如果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将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吸收。对于孩子将来整个人格培养,知识体系,道德准则,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的学问,先从学做人开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