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专门讨论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书。我认为,作者细谷功比较出色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问题源自“无知”,这是讨论的基本前提。在此前提之下,作者构建了一套认知框架,作为全书展开深入讨论的脉络。首先,他将人们的认知分为三部分: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发现问题是把未知的未知变成已知的未知的过程,而解决问题则是把已知的未知变成已知的已知;接下来,作者将已知或“知识”分解成事实和解释两部分;相应的,未知也可以分为关于事实和关于解释的未知;要想发现问题,扫除事实的未知是基础,但更难之处在于扫除关于解释的未知;更进一步,“解释”的未知又可以分解为一维和N维。通过提出概念,做好分类,并搭建一套理论框架,使得作者后续的讨论有脉络可循,整本书的结构也变得清晰,谨严。可以说,第I部分为整本书打好了一副结实的地基,接下来就是在地基之上开始盖房子了(2022-03-11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从“未知的未知”到“已知的未知” - 简书 (jianshu.com);2022-03-12整合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发现“未知”和成为高手的关键 - 简书 (jianshu.com);2022-03-13"无知"有哪些类别? - 简书 (jianshu.com);2022-03-14发现问题的两个大前提——觉察自己的“无知”和用“无知”重置已知 - 简书 (jianshu.com))。
不过,搭好框架之后,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先努力地做好铺垫性的讨论,为最终揭晓答案做好过渡。本书第II部分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会限制发现问题的过程(2022-03-17打破“知识”的牢笼:跨越不同领域,建立多维认知模型 - 简书 (jianshu.com))。在作者的语境下,解决问题是指在特定的框架里,方向上,基于过往的经验,知识,以最高效的方式解决一个具体的困难。但不论经验,或者知识,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的体系,它会成为人们大脑中的思维定势,故而妨碍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事实,也就会阻碍人们发现新的问题,阻碍创新。
为了最终给出解决策略,作者特意使用很大篇幅(第III部分)专门讨论人们常用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通过对比蚂蚁的思维和蝈蝈的思维,提出“上位思维”的概念(2022-03-18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比及其对于“奇点”的态度 - 简书 (jianshu.com))。简言之,蚂蚁的思维是指基于过往的特定经验,知识,搭建起来的一套封闭的,具体的,固定的,局部的,一维的认知方式;蝈蝈的思维则是一套开放的,抽象的,可变的,全局的,高维的认知方式。蝈蝈的思维方式被作者称为“上位思维”,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过,我觉得这一部分所占篇幅略大,稍显冗长。
在第IV部分,作者给出了使用“上位思维”发现问题的3种具体方法:1、抽象,类推;2、增加思考的“轴”(即维度);3、通过不停地追问“Why”紧密围绕“最终目的”进行自我逼问(2022-03-19通过上位思维发现问题的3种途径 - 简书 (jianshu.com))。这三种方法首先需要人们具备对于“无知”的元认知觉察。其次,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方法基于大脑中已经具备了多样化的知识,思考的框架或维度。第3种方法则需要人们有勇气对自己进行不留情面的,刮骨式的逼问。
总体而言,这本书写得还是颇为费心的,尤其难得的是作者为自己搭建的这一整套理论框架,模型,概念,画了很多直观的示意图,非常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一句话,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如果能够按照书中的方法努力练习,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的。我决心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