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德行科”排第二,《二十四孝故事》中排名第六。在《论语》这本书中,他是唯一被孔子表扬孝顺的人。
孝哉子骞,言必有中。《论语》第十一章有这么一段话: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件事情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鲁国的执政者想把国家的仓库扩大,这样就有理由征收更多的赋税。闵子骞回答说按照原来的规模就行了。可见闵子骞深谙民情。于是孔子就说闵子骞这个人平时不爱说话,一说话就能切中事情的要点。第六章还有这么一段话: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汶上三城当时被齐国占领,闵子骞的言下之意是:如果再来逼我做官,我就要跑到国外去了。)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季氏只是一个大臣,却享有诸侯之礼,这不合礼乐,所以闵子骞不想帮季氏做事情。但其他人愿意帮季氏做事呀!谁呀?子路愿意,冉求也愿意。所以为什么说闵子骞德行高,那是因为他懂得选择,知道“不可而止”。孔子认为闵子骞达到了“大臣”的境界了,子路、冉求只是达到了“具臣”的境界。十一章还说道: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訚訚如也”,很正直、庄严的样子;“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行行如也”,和悦的样子。孔子觉得子路刚强又好勇,在乱世中恐怕难以免祸。子路后来卷入卫国父子争位的乱局,不幸遇难。子路的惨死,正好验证了这句话。
闵损芦衣,单衣顺母。《论语》第十一章中孔子赞叹闵子骞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骞的故事很有名。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为了可以更好地照顾闵子骞,父亲续弦了。这位继母为闵子骞生下了两个弟弟,有了两个弟弟,继母的分别心也产生了。一年冬天,天气严寒,父亲叫他拉车,他拉不动,父亲认为他懒惰,就拿皮鞭抽打他。这一打之下,衣服破了,露出里面的芦花。父亲才发现继母给自己生的小孩穿棉袄,却给闵子骞穿内里只有芦花的衣服,根本不能御寒。父亲一气之下,要把妻子休掉,闵子骞立即劝阻父亲,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原文中的“间”,是指有不同的意见或质疑。像闵子骞这么孝顺,别人都不质疑,可见他孝顺的程度让大家敬佩。
因材施教,孝效笑校。《论语》第二章,孔子对每个人的“问孝”,回答都不一样,做到了因材施教。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孙氏是鲁国的一位大臣,但他经常做违礼僭礼之事,孔子因势利导,提醒孟懿子即使在父母过世后也须谨守礼制,否则仍是不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作为官二代的他问孔子“孝”时,孔子是这么说的:希望他们让父母只为他们的疾病忧愁,其他方面如做人处事都不要出差错。因为像孟武伯这样的贵族子弟,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父母来说,犬马和子女都能提供服务,不同之处在人有人性和人格。让父母吃饱喝足之余,心里还尊敬父母,这才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这个脸色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从内心发出来的,孝顺也是如此。
笔者认为,孝顺的言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父母笑了,这才是真孝。孝顺的言行可以在学校学习,所以这一小节的标题是:因材施教,孝效笑校。
及时行孝,由行见心。在中国古代,父母还在世,孩子是不过生日的,因为你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我们学习了闵子骞孝顺的故事,回到家后我们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呢?我有一个老师,从大学毕业后,每年会给父母四个红包。父母生日时给父母各一个红包,因为他们家是天主教徒,父亲节、母亲节会给到爸爸妈妈一个红包。一年最少给父母四个红包,一直给到老人去世,从未间断过。即使是在国外留学或是讲学,他都会提前准备好红包,让身边亲人带给父母。
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关键不是你了解了多少,而是你做到了多少。所以让我们通过闵子骞的故事,及时行孝,由行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