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译者翻译为《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实际上原标题是《The Characters of the Story》,即《故事的角色》。
我们扫一眼上面的照片就能轻松看出此人的情绪状况,作者称其为“快思考”;也有时候,我们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一道奥数题——会苦思冥想,作者称其为“慢思考”。
为了方便讨论和记忆,作者借用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和韦斯特率先提出的术语,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定义为系统1和系统2。其中,系统1是下意识,不费力的快思考,是一种自动反应;系统2则属于刻意行动,较为费力的慢思考。
按照作者表述,两个系统有如下特点: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下面是系统1的特长:
•确定两件物品孰远孰近。
•确定突然出现的声源。
•将短语“面包和……”补充完整。
•看到恐怖画面后做出厌恶的表情。
•察觉语气中的不友善。
•回答2+2=?
•读大型广告牌上的字。
•在空旷的道路上驾车行驶。
•下象棋时看出一步好棋(前提是你是位象棋大师)。
•理解简单的句子。
•听到“畏首畏尾,追求完美”的说法时,知道其意指古板的员工。
下面则是系统2的作用:
•赛跑时随时作好起跑准备。
•关注马戏团里的小丑。
•在一间嘈杂、拥挤的屋子里关注某个人的声音。
•寻找某位白头发的妇女。
•搜寻大脑记忆,判定声音是否表达惊喜。
•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
•观察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做法是否得体。
•数出文章中某页字母a的出现次数。
•告诉某人你的电话号码。
•在狭小的空间里停车(除车库管理员外,大多数人停车的车位都很狭窄)。
•比较两款洗衣机的总体功效。
•填纳税申报表。
•检验一个复杂的逻辑论证的有效性。
“系统2”的一个特点是“一心不能二用”,你不能让他同时应付上面2件事情。因此,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不例外。比如,当我们开车通过一个勉强能过的通道时,我们会对墙上的美女肖像视而不见。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看不见的大猩猩”,里面会有更详尽的解读。
事实上,系统1与2是一个多线程系统,其中系统1一刻不停地持续捕捉信息并给出处理建议传递给系统2,系统2一般会全盘接受。而当系统1遇到障碍——比如出现非常规情形(平时和蔼可亲的领导和你谈话时变得异常严肃)或者出现较为复杂情况(给你一道奥数题)时,系统2会自动激活参与处理问题,并防止系统1出错(比如,你在怒不可遏的时候系统2会让你冷静下来)。
因此,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深入思考得出的。而对于这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
这种配合模式一般情况下非常高效,他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最多的事务。有时候,我会想,人是不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能耗最低,运行最佳!
然而,二者的协作并非始终完美无缺,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请试着依次说出下列各字的颜色,你能够30秒内一字不差的念完它吗?注意,是读“颜色”而非“字”。
系统1会凭印象读字的内容,而系统2则需要辨识字的颜色,而由于系统1的自主反应与系统2的有意辨识之间存在冲突,但战胜脑中两种相互冲突的反应会给你造成压力,使你的速度减缓。
再看下图,那根线更长?
大家都看过这幅图(也叫缪勒-莱耶错觉图),也都知道通过测量可以证明两条线段长短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系统1照样会主动反应,让我产生下面线段比上面线段长的错觉。而除非我们通过测量或事先知道结论,系统2对此毫无察觉。甚或,我们明知两条线等长短一致时,也需要系统2费劲的抵制系统1的诱惑。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时特别喜欢使用这个桥段:当我们面对对错抉择时,头脑里面会有两个小人在争辩。在本书中,作者也将这2个系统视为影响我们的大脑认知的2个人,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关于这两个角色的心理学故事。
“系统1”,我称其称其为“快女郎”,天生机敏,反应迅速,有着极强的直觉能力,也能通过刻意训练掌握一技之长,还比较善于可以将以往的经验熟练运用,多数情况下能凭本能、经验或直觉很轻松地处理好各种头绪繁多的事务,或者将接受到信息传递给系统2,只是有时毛手毛脚,出现误判。
而“系统2”,我称其为“慢先生”,则用心专注,虑事缜密,只是由于需要费点劲,因此,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儿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同时,他有点偷懒,能不动手就不动手,总是指望“快女郎”处理日常事务,对于“快女郎”传递来的意见一般都是照单全收,除非“快女郎”拿不定时才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