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兴趣班学过一阵子的毛笔字,老师是妈妈的同事,小学的一位老师,写着特别好看的毛笔字,人不帅,头发看起来有点油腻,总是有那么一缕垂下来,我看他在出黑板报的时候,有时候就伸出手去捋一下那一缕头发。学校开设了书法的第二课堂,妈妈羡慕写字好看的,于是大概在二三年级的时候,便让我跟这位老师开始了学习。这位老师姓黄,教的是柳体,我有时候早上在家里阳台早读的时候,来了兴致,就用毛笔字沾着水,在水泥地板上写。那时候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似乎也就上过一两期兴趣班,转眼就到了初中。有一年暑假的时候,也去报了本校的兴趣班,这位老师很年轻,看起来刚毕业没多久。他教“颜体”。假期自由的时间多了许多,于是有事没事就着练,还记得那时候还写“春风化雨弹琴手,秋月落阶觅句人”。那个年代流行用毛笔字出学校的黑板报,有时候老师会让我去帮忙,也觉得无限光荣。
颜体柳体号称书法界的“颜筋柳骨”,偶有参加比赛,也拿回一些奖项,到了高中时代,开始住校,学校在一个美丽的小岛上,像是世外桃源。依然是某一期的兴趣班,有一位老师,年纪蛮大,腿脚似乎不是很好,上了两三节课后,他发现我适合写小楷,然后复印了一张,送给我有空练。
初中、高中的书法老师似乎都只是几面之缘,所以时隔几十年,我都忘记了他们的名字。高考之后,毫无压力最清闲的一个假期,去了家乡县城一位老师家参加一个兴趣班,这位老师和我的书法启蒙老师一样,也姓黄,因为在我家门口避雨和我爸认识的。已经忘记他教的是什么字体了,是楷书,但应该不是柳体也不是颜体。
都说字如其人,我的书法字体还是倾向于颜体,这是否预示着,总有一天我会发胖,而这一天已经来临了。高中以后我就没有再拜师学字了,也很少练,顶多也就是家里偶尔需要写点对联让我写一下。但心中的热爱偶尔还是会升腾一下,随意参加了一次大学的书法比赛然后也拿到校级奖项。
然后就参加了工作,汇入社会洪流,就更少写毛笔字了。直到前几年,心血来潮,开始在过年前给亲朋好友写对联,讨个喜气,一般都是写中楷。
去年有位朋友搬办公室,给我下达了个任务,让我有空写一幅《岳阳楼记》小楷给挂办公室。好多年没写小楷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我需要再修炼多年,才能静下心来写一幅这么多字的小楷。于是一直拖着,直到今年的新冠疫情。
疫情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足不出户的日子,终于按下了书写的启动键。在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写了《岳阳楼记》之后,我发现我竟然开始上瘾了,觉得这一笔一划,犹如绣十字绣,特别治愈。之后又陆陆续续写了《将进酒》、《爱莲说》、《琴赋》、《滕王阁序》(小楷),给爸妈新居写了“上善若水”(大楷),给自己家里抄了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楷)。
也渐渐有朋友喜欢,虽说写得不是太好,但朋友的喜欢,就是我的欢喜。
孩子教室参评最美教室,也有幸帮教室写了两幅,希望能尽绵薄之力,也期待孩子看到妈妈的字,能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