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门师兄弟间闲聊中,知道这样一个事,让我一个曾很仰慕的海归博士,炫丽的人设在我心中坍塌。这位师兄出差去到这位博士的国外母校跟他们 课题组的同学提到这位名字,得到的印象答复 一致但又让人意外。"他呀!一写论文就出现,让我挂他名字。"好巧不巧,回国这段时间他向另一个博士后提买论文跟专利,本来已经谈好价钱,只是这位博后给别人说起才知道市场价其实更高,就悔了这次交易。如此等等的一系列闲扯。 这个海归原来在他简历上炫目的履历成绩,在层层剥落下,展现出他本来的面目,又回归到一个俗人。当然,他依旧很优秀,仅仅不那么需要仰视。
学术圈跟众多圈子一样也是名利场,虽然我们内心中对它有很高的期待,但人性在其中,一切都不能免俗。这里不仅会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诱使他如此,因为这事虽不好看有违道义,但开口亦需要勇气。想把学术论文交易这个问题看得深,从经济学的七个角度出发,再来试试。
一、 从选择的维度看
选择这样做,是在现有评价体系中花费代价最小得到最多的,无论是从提供方还是他本人,论文彼此间提名字,增加个人著作的数目,能够花钱拿到的论文,对于论文著作的人来说,论文发表的价值是低于实际的收入,才会有这样交易的达成。
二、从时间的维度看
每年评选的标准都会有变化,目前工作还不稳定,还处于人生的投资阶段,目前条件就差几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就可以评副教授,青年的副教授,多么具有诱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脑力创新能力的弱化,奠定未来发展的几步就在当下。
三、 从竞争的角度看
对高校评选是看论文,一所高校的影响能力评选标准就是看论文,看论文发表的数目,看在哪些期刊发表论文,看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在竞争规则还没有被替代,短期内论文的数目对一个老师影响依旧巨大。
四、 从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关系看
高质量的论文是需要时间、机遇、他人的认同等等综合的因素才能渐渐展露它的价值,而论文的数量只要附合要求,在通过训练、合作、交易可以达到,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五、 从潜在竞争者看
这个职业的入口是人为的、行政设立的障碍,海归的优势条件,在高校是很明显的,虽然有人觉得奇怪,有的国外高校排名还不如我们学校就因为他是海归,待遇跟本土就有那么大的差距,这背后有制度设计者的设计逻辑,但因为人为的障碍的限制、竞争与平时看到商场不太一样,寻租的空间就很大这里不进一步展开。但明白正因为这些限制,海归在海归要求的条件下潜在竞争者少。
六、 从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看
供给与需求的角色是在不同条件相互转换的,需求者也是供给者,当下对论文的需求者也是对一些大导的论文的供给者,而其他供给者这会在一些时刻的需求者, 留高校都会有评职称的问题,而论文是绕不开的。这样的交易会与这个制度长期并存。除非跳出这个制度,但跳出这个制度不过是换了一个评判的标准,只是不要求论文而已,要求的会是其他什么东西。那时就会有新的供需关系。
七、从私人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角度看
中国的私立高校的发展还很落后,各个条件与政府支持的高校差很远,政府是对高校的主要出资人,迎合政府的标准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政府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要求能看得见的,如论文的数目,而作为这个迎合标准的落实者。朝这个方向努力,也是情理之中。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曾提到从七个角度提高看见看不见东西的能力,今天拿闲聊的学术论文交易的话题,希望在日常话题中孜孜不倦的应用,训练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