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诉求,一切剥夺天性权利的方式均被视为逆人类的惩戒。
所以在游戏中经常能看到沉默形式的惩罚——任何人不能与受罚者交流,或许刚开始受罚者会觉得无所谓,但如果时间持续的足够久,被当作透明人的体验必然会使受罚者情绪波动、出现敌意等等。
美国参议院麦凯恩在越南战场上当海军舵手时被俘虏,在单独监禁的六年里,他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使用敲击墙壁、拼凑单词的方式来传送信息。
因为所有残酷的拷打或刑罚都不如孤独那样令人难以忍受,一旦与其他人断绝联系,保持沉默,对这些士兵而言,就如同死亡。
人在平时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强烈的表达欲,哪怕闲着也是思绪万千的「闲者时间」,偏偏在落笔的时候戛然而止,像是所有数据被格式化那般,恍惚间找不到起点。
1.没东西写怎么办?
其实大多时候,写作的最大阻力是落笔瞬间,你并不是真的没东西写,而是试图在一开始就拿捏好从始至终的所有思想、观点,这是跃级的妄念。
并不是说不需要事先构思与梳理,如果你看过写作、演讲等表达类的技巧文章,那么对于先搭建框架、结构,后补充实体内容的套路就不会陌生。
所以正确的做法并不是坐在电脑前空想如何下笔,而应该是打个草稿,根据自己的感悟,由不经意的一句话作为出发点,挖掘这个观点前前后后的因果关系,这个阶段不强求逻辑。
比如我在写《如何利用对方的想法说服对方》时,最初是因为发现很多所谓的「换位思考」其实是换位后自己的思考,没有真正意义上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随后就想到如果要说服一个人,如何触发对方自我驱动的那个开关呢?
于是就在纸上罗列出当时所能想到的所有因素,比如讲故事能制造画面感,与对方共情能有效获得认同,比如挽救婚姻的正确方式不是又哭又闹,而是冷静地处理并且让对方意识到这段关系的重要性,又比如抽烟的人其实内心存在戒烟的念头,我们如何促使对方放大这一本身就有动机?
把所有想到的有效劝说写出来之后,通过梳理各个节点的逻辑,归纳出三个大方向:
①制造感受、②借用人性弱点、③自我刺激
最后对这三个点的不断扩充才有了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绝非是瘫坐着,凭空在脑海里构想出来的,至少大部分的初学者没有这种天赋。
所以不管那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有多么不实际、多么荒诞,先写下来,不要介意它是否过于口语化,文字是否恰当,你只有把它写出来才能持续地发现新的联系,一味地对每句话斟词酌句,只会阻碍你寻找新的观点。
写作的本质,无非就是把平时想表达的东西转换成记录性的文字,想明白这一点,或许就能更平静地执笔而书。
2.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一开始在草稿上也搭不出框架、理不出大纲怎么办?
这也不奇怪,人的大脑擅长的是思考和联想,而不是记忆或架构思维,不需要为此妄自菲薄。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不清晰,就按照不清晰的逻辑写下去,直到契合观点的主轴自然浮现后,再加以调整。
许多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就用类似的方式,上世纪40年代,导演霍华德想把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眠不醒》拍成电影,但是和大明星鲍嘉因为书中司机的死因起了争执,于是霍华德打电话给钱德勒,希望他能澄清真相,可钱德勒却回答自己并不在乎是谁杀了司机。
对此,村上春树持相同的观点,结局是什么并不重要,所以他也不在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凶手是谁。
村上春树认为自己的处境与读者一致,当他开始写小说时,并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他不会事先确定是谁干了什么,然后围绕事先定义的角色去写,而是让这个故事自由发展,真相需由故事来告诉作者及读者。
虽然理论指导性的文章不同于小说,但对于内在的逻辑都有相同的诉求,如果找不到主轴来支撑内容,就把零散的事例和观点都搬出来,擅长思考和联想的大脑会帮你连结隐含某种关系的点,随着内容的生长,任何人都能找到支撑点。
就像解数学题,遇到无法立刻找到解题思路的问题时,肯定不是坐等思路闪现,而是根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创造新的条件,在更多已知中寻找解题相关的联系,创作亦如是。
3.没时间写怎么办?
了解效率与时间管理的你必然知道「大块时间」的主张,只有完整连续的长段时间专注,才能有高效的产出,但对于非职业创作者的你来说,哪有什么「大块时间」,对此该如何应对?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既然没有连续不受干扰的大块时间,就不需要硬挤,一天只有24个小时,强制挤出一大块完整的时间,反而会影响到其他事的质量与体验。输出与输入被视为成长的闭环,所以逆向参考输入的方式或许更有意义。
大多数人的信息摄取是碎片式的,从来不会因为没有长段时间而放弃刷微博、微信亦或热播剧,大家总是能利用事物之间的过渡期或摄入知识、或怡养精神。
遵照相同的行为模式,把输出也融入到碎片中,在看到触动人心的金句时,或有灵感时,顺手放进云笔记中,等下一次有短暂的时间留白时,把想表达的内容串一串,提炼出自己的核心立意,然后带着思想与目标去刷微信、做摘录,从一两百字的片段,到一两千字的短文,就是拼接碎片的过程。
写在最后
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以及希望遇到什么样的读者,或许这才是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能保持初心的原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我看来,记录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回报,除此之外,皆为意外(收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