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虽然没有构建出一个理论体系,但是提出了很多经典术语。
A.譬如“ 抱持”: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
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B.譬如“ 足够好的妈妈 ”,Good enough mother ,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匮乏性的妈妈,也不必是完美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 60分妈妈 ”。
温尼科特对如何育儿有一个狂野的表达: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和本我必然是冲突的,而温尼科特却认为,作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头,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本我,让孩子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汹涌澎湃地涌出。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孩子的自我力量,也可以得到极大的鼓励。
弗洛伊德将本我视为兽性,必须经由超我驯服,先是由父亲在家庭中树立规则,而后由社会文化这个大超我去驯服本我。
但在温尼科特看来,本我的原始野性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原生家庭能提供抱持性的环境,让一个人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喷涌而出,那么这个人既可以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不会失去他的原始野性。
2-关于自我,温尼科特有一个很直观的形容,他说,每个人的自我像是一个能量球,每个能量球都想伸展自己。他鼓励每个人都去伸展自己的能量。
3-感知你的能量球
A.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
B.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
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它的色泽……
如果你有瑜伽或静心等训练,你的姿势可以是这样:中正地站着,双脚岔开和肩同宽,搓手约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手心相对,去感知两只手间,真的会有一个能量球一样,如两只手距离近了,你能感知到两只手间,有一股张力在。
在想象中,将那五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变大,还是会变小。
如果只是放形容词进去,可能还不够,那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比如说,某一情景中你就是某种样子的,就可以想象着放进这个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
也许是我们对提摩西·加尔韦说的意识层面的自我1太习惯了,所以当进入到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的领域时,会有一些不习惯,甚至是惶恐,担心本我的野性力量,会将自己占领。你真的可以试试这个练习,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