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害羞的孩子,越不能强迫他,因为越强迫他,他就越讨厌那件事,然后越畏惧。
看到这篇报道这么说,点醒了我。
曾经娘家的小侄女就是一个特别害羞的小女孩,怕在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交谈,在初入幼稚园时适应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接纳幼稚园的环境及一切。逢年过节走亲戚,老人逗玩她,只会害羞的躲在家人的身后,于是家里的大人就强强拉扯她站在面前,教唆式的让他与某某亲戚打招呼.....也许大家会认为不主动与长辈打招呼的小孩都缺乏家教与礼貌,其实有些小孩是害羞,请给他们正确的方式引导。而庆幸我家宝宝还小,我还来得及在意。
我们常用一种我们的角度去看小朋友,而忽略了以他的年龄、个性去看事情,当大人没有同理心的时候,又怎么要求小朋友有同理心呢?
常听到有父母说:“你怎么不跟你哥一样”?“人家这么大方,你为什么那么闭塞”?但是你忘了,人家是人家呀,每个小孩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个性本来就和别人不一样。
当然,孩子的个性和习惯多半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像害羞这件事,你曾用心了解,他为什么害羞吗?
也许是他一天到晚都在家里,缺乏与外界的接触。所以他没有安全感;也许是他出门时,爷爷奶奶保护的好好的,不准他和陌生的小朋友玩;也许,这就是他天生的个性。
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经验——小朋友3岁以前,大部分都很害羞,但他上了幼儿园一年之后,就开始变得比较大方。
因为他接触的人多了,因为老师会带他们去校外教学,所以他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我想起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幼师。回想当初一周的课程总会有一个半天带着小朋友们去幼儿园外附近的公园广场采风,小朋友们排着队欢快的唱着歌,一个个神采飞扬的笑脸比在室内的情绪好上百倍。那一瞬间他们内心的独白或许是:哇哦,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分享另外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女孩很害羞,上公交车后司机跟她打招呼,但她从来不跟人家打招呼。
去面店吃面条,老板娘请她吃东西,她也不跟人家说谢谢,因为太害羞了。
有一天,爸爸带她出去玩,碰到了爸爸的好朋友李叔叔,爸爸叫他跟叔叔打招呼。
小女孩不愿意,躲在爸爸身后,结果发现——李叔叔的身后也躲着一个小女生,原来她也很害羞!她是李叔叔家的小孩,俩人互相偷看着对方。
小女孩觉得很好笑,于是就走出来说:”李叔叔你好“!李叔叔的小孩也走出来说:“你好”!
两个人这时才发现,原来跟人家说“你好”,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嘛!
后来小女孩跟她的爸妈说:“爸爸妈妈,我懂了啦,如果你们在我的身边的时候,如果陌生人跟我打招呼,我也要跟人家打招呼,因为那样才有礼貌。”
虽然故事绝非万灵丹,但是我觉得,跟小朋友沟通,有时候要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是大人往往只要那个结果,完全忽略了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