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糖果妈妈 第3次育儿原创』
糖果有一个书架,最下面一层的书稍微一踮脚便能拿到,这样设计的深意就不多说啦,感叹自己是个心机妈呀。
平常下层的书当他读一段之后,我会换上之前没怎么精读的。最近,我放了本《活了100万次的猫》,这是本分龄阅读推荐5-6岁看的书,没想到糖果兴致很高,已经读了不下20遍了,果断拿出来果真有效,科学的分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之后再分享。
这本书是一本对爱与生命有独特视角的绘本,讲述了一只被人爱的猫每次死去又活过来,后来它成为了自己的猫,并用心爱着白猫和小猫。
它学会了爱,付出着爱,无怨无悔,在生命结束时死去,再也没活过来。
爱和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但是,对于爱,孩子最初是不会的,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是“爱无能”。
有人说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温尼科特认为爱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
爱,作为一种发展成就,是在“足够好的妈妈”(足够好的意思是刚刚好,或者叫做60分妈妈)的养育和“促进性环境”(简单一点说,就是母亲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为孩子所使用,起促进作用而非主导作用)中发展而被“整合”的。
“整合”作为术语,它的意思是获得一种发展成就,用咱们的俗话比如常说的“孩子病一次长一次本事”差不多。
回到书中,这只活了100万次的猫,有过很多主人,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太太以及小女孩,他们都非常爱猫,每一次猫死去,他们都伤心大哭……
猫活了100万次,死去又活过来都会遇到一位爱着它的主人。
假如猫有思想,可能是这样的:我没有因为用死亡来戏弄而失去了主人的爱,在这里,猫的一次次“死”可以隐喻为面对被束缚的生活而产生的一种健康的攻击。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层面“死”被认为是攻击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很多文人的自杀,常被看做是用生命在表达最后的攻击。
书中的猫就像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中的熊孩子一样,他必须要释放掉自己健康的攻击活力,才能一步步远离父母,成为自己。
也有人问,为什么必须要攻击,释放活力才能成为自己?就不能乖乖的听话来成为自己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孩子为了生存有天然的依恋需求(依恋理论是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梗),孩子天然寻求母亲的庇护,父母是天,离开他们,对孩子来说那将是安全的塌陷。
依恋,这是天性。
但是,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喜欢控制与探究。孩子生下来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为目的的。控制和探究支撑他们将来自己活下来。
如果两个天性一个想聚一个想分,就必然发生冲突,冲突的外化就是攻击(比如:不高兴、嗯哼、哭闹、抓挠打、语言的攻击如诅咒敏感期等等),对任何攻击性行为都需要妈妈的正确引导,但是引导的前提是先要接纳孩子的行为,不要一上来就制止或暴力打压,那样就阻断了孩子健康攻击活力的释放。毕竟,正常发展的人内心都有这样的冲突,都需要释放。
所以,没有一个孩子是好好听话就成为他自己的。
控制和探究的前提是离开父母,那么,对孩子来说还没有发展出承担这个离开的勇气的时候,就需要父母把孩子推出去。
一般的父母是没有能力把孩子推出去的,因为妈妈更需要孩子,所以,这时候孩子就潜意识的制造这种让妈妈愤怒的情境赶走自己,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让自己不得不离开。这就形成了孩子一次次招惹妈妈,妈妈忍无可忍而动怒,顺水推舟将孩子潜意识中的愿望满足了,进一步划清了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
蜜友们可以不用再自责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总对孩子发火了,因为真是他们自找的。
对孩子来说,妈妈在愤怒之后还是回复到了那个爱他的妈妈,还是会做饭给他吃,还是会为他买玩具和甜甜圈。
回到书中,猫也是如此,还是继续被人爱着,正因为猫有了这种足够多的被人爱的体验,他深深的认同了不因为自己的作死而失去被人爱的礼遇。
在这种美妙的体验中,猫似乎在说,“我学会了爱,因为那个爱并没有在我死亡的戏弄中而消失,爱一直都在,所以,我爱那个爱(人)”。就这样,猫学会了爱,当他遇到白猫的时候他付出着,奉献着。
为什么足够的爱,就让孩子整合了爱的成就了呢?这个机制是不是有点绕呢?想要明白这个,还要涉及温尼科特情绪成熟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幻想。
温尼科特在《婴儿与母亲》中写道:母亲有一个工作,在婴儿咬、抓、拉扯他的头发和踢的时候,要存活下来。……如果母亲存活下来,那么婴儿就会对爱这个词汇找到一个新的意义,新的事物在婴儿生活中诞生,那就是幻想。”
幻想很重要。
母亲的幸存验证了幻想,幻想是爱生成的前提条件。
如果母亲报复孩子,则会使得孩子将这个过程中的母亲客体整合为不仅仅是一个想象的客体,它也是真实存在于外部现实中的事实。而只有当母亲完好存在着,并一如既往的照护婴儿,婴儿才将对母亲的攻击(损坏了的母亲的想象)视为幻想,因为母亲没有在他攻击的情况下就范,而是完好无损,一如既往的爱着婴儿。这个事实里,幸存的母亲就有力地向婴儿宣誓:你所谓的把我摧残毁灭的是你的想象,不是事实,事实是我完好的在这里。
由此婴儿分清了幻想和事实,有了客体的概念,客体一旦产生,就有了现实检验的初步能力,外部现实和内部现实就同时构建了。
反之,这会让孩子失去幻想能力,而幻想能力的失去意味着婴儿实现了主体的全能控制,最可怕的后果就是精神病人的世界中,认为幻想即是真实,一切主体的幻想,如被害妄想,钟情妄想等等都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区分这是“幻想”。这很可能是精神病人在早期的健康攻击活力释放中,遭受了母亲的糟糕的回应,而一旦发病即失去了区分幻想与事实的能力。
谈到精神病人或许有点危言耸听,错!在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是17.5%!
说回幻想和爱的关系,对于宝宝而言,客体的母亲只有在他获得使用它的能力下才能存在,否则客体母亲就还是主体的自己。孩子对母亲的咬、抓、挠都是在使用母亲这个客体,一旦在使用客体就预示着孩子知道客体不会损坏,他的幻想和现实不是一回事,就会使用,就会分清。
母婴之间,是一个婴儿与所有客体发生关系的模型。只有当客体被摧残后还能始终稳固存在,孩子才能去爱它,这是补偿欲望的开端,也是爱的开端。
孩子在足够好的养育中,整合了这些发展成就,他便在人格的拓扑图中增添了“爱”这一笔,成为人格中的重要品质。
如果客体一经摧残就破灭了,就报复婴儿,那么客体对婴儿的感觉是迫害实施者(婴儿成年后他和环境的关系也是如此,是自带被人迫害感、被人抛弃感的,是不信任环境的,继而不信任他人。很多人觉得世界上没一个好人,或总觉得别人不安好心,就是这个道理),婴儿也可能对客体有爱,但这种爱是来自于害怕、愤怒、被剥夺和从未拥有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占有。而不是一种真正的爱的能力,不是一种因为足够安全而全然的奉献。真正的爱是“心无挂碍”的,因“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当一个孩子撒泼耍赖时爱的体验是健康的,当一个孩子说话小心翼翼的时候,他的被爱感是缺失的。(想起小时候懂事的自己,哭一会儿)
正如,李叔同的妻子在西湖边的那一问。
“弘一法师,你告诉我爱是什么?”
法师回她说,
“爱是慈悲”。
一个被足够爱过的孩子,和一个幡然悟道的法师一样,都会生出“慈悲”。
最后,附《活了100万次的猫》讲读指南:这是一本沉甸甸的表达爱和生命的书,带有感情的为孩子朗读,在情感色彩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可以是漠然无趣的,后部分则是热情洋溢的。在读前几遍的时候不要做过多的提问和评论,以免干扰孩子的情感体验,更多的精读内容可以之后进行。比如,让孩子给故事写一个结尾,问问孩子如果他是猫,愿意和书中的哪位主人一起生活?考考孩子的记忆能力,第一位主人是谁?最后一位主人是谁?在孩子的回答中会有很多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投射。
当然,蜜友们也可以选择将书本合上,说一句,故事结束了。因为有时候读书不需要太多的评论和讲道理,就让孩子自己体验书中的情感,让孩子自己吸收,润物细无声般的让经典渗入到孩子人格的成长中。
(你看完了3000字哦,为自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