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运营一周了。
也就是启动ORID日总结这一周里,仙女们纷纷被ORID这个妖精弄得“上天入地”,要么这一天的心情因为写好一篇ORID美上天,要么被写不好ORID压得透不过气焦躁不安,天天跟过山车一样。
为了能少受折磨,红鞋子和春儿两位仙女分别对ORID做了进一步诠释和理解:
先看春儿整理的ORID:
个人ORID表达的方法:
Objective:全盘式的彻底扫描,如实的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
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
你观察到什么 ......?
Reflective: 从上一层次扫描到的档案,提取自己的想法感受、有趣的,好玩的,怪异的,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感觉。
哪些内容什么让你觉得惊讶、意外?有趣好笑?
哪些内容让你感受鼓舞?很受感动?
什么时候让你沮丧?让你特别难过?
你的直觉反应是什么?
你记得事情怎么发生的?
事情发生时你的感想是什么? ......
Interpretive: 提取我们的感官和反应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可以提出问题,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获得自己内心深处的观点及想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有什么关键的转折点吗?
自己到底在表达些什么?
得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这里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为什么对我们很重要?
Decisional——从众多想法萃取出一个结论, 最后呢?所以呢?打算怎么做?可以抛出结论式问题,或给一句话当作结论。促进自己内化或付诸行动。
图解如下:
D应该是可量化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旁人看了可以照着做。就像任何一个人可以看着烘焙方子做出美味的蛋糕一样。最好的D就是“开方子”。
再看红鞋子整理的ORID总结常用的应用场景:
回顾发生事情类:
O(客观事实): 已完成哪些工作?
R(感觉、感受): 最挑战的是哪个环节?(和过去做法有什么不同)
I(思考):有什么启发?
D(决定): 下次再做,会如何进行?
学习回顾类:
O(客观事实): 今天上了哪些课程?(看了什么书?或输入了什么信息?)
R(感觉、感受): 最喜欢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与过去经验有什么不同)
I(思考):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D(决定): 今后你要怎么做呢?
图解工作场景的应用:
(2)
老实讲,看到她们两位专门就如何用ORID写出合格的日总结的内容时,欣赏、佩服、惭愧等情绪一层层涌上来。就像我在春春的总结下面留言的一样:
显然光惭愧没用。更重要或说更有价值的是,此刻我得冷静并去思考一些问题。
(3)
我从没有写过一篇关于怎么用ORID结构写总结的文章,但为什么只要跟人分享我的ORID日总结的练习经历时,我就会兴奋和发光,好像ORID在我身上施了魔法让我有一点“超能力”一样?为什么我会跟大家说ORID就是我去年茁壮成长的那一桶大粪?ORID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话说去年6月我在第一次登上讲台给CEO做了《高效沟通》的培训后,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包括下一步行动(当时正在ORID百日总结中)。
然后,再做培训,我就有个“三问”的习惯:
1、现在我是什么感觉?给出答案:兴奋、紧张、不安...?以及相应的原因。
2、我能做些什么?针对现场情况给出答案,例如:向他们表明我和他们是同事是朋友,我不是来说教,只是来“有福同享”的...
3、我需要怎么做呢?根据现场情况给出答案,例如需要调整培训顺序、侧重点......
显然,后来再做培训,效果有了大幅提升。这三问,既是是培训前的准备工作之一,也是我现在的反思习惯之一。
以至于后来遇到跟领导汇报工作或提出某申请前,我也会给自己这三问,我会去思考怎么表达更简练?说什么能打动领导?通过察觉自己感受、认知自我及环境、思考正确的策略比一味紧张和担忧更有价值。
事实证明,这一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或工作中的经历向我反馈一个信息:学会停下来反思能够让“成长”来追你。
那,反思一旦形成习惯,具体的意义有哪些呢?
1、反思将经历转变为经验(洞察力)。
打个比方,我们都有考试的经历,但如果不去花时间反思自己应试的过程及问题点,那我们只收获到考试的经历,经验却永远不会有(包括舞弊经验)。
事实上,停下来思考是促进人们成长最有价值的方式,这比起鼓励和动力还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反思和总结会让我们处于正确的轨道上。如果一个人方向错了,需要的不是鼓励和加油,需要的是停下来反思并获得正确方向。尤其是我们正处在加速变化的当下,停下来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一些事情变化的意义(如战略3.0),作出相应的改变,从被主宰者转变成主宰者。
一旦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最正确的方向。
2、有针对性的反思利于开拓思维(思维力)。
这一年我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自然而然的会停下来反思和思考,这些看似零碎的思考帮助我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不重要。随着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什么,内心会越来越有力量,幸福感也会提升。
“如果你能在纷扰的事务中开拓一片独自的空间,你会慢慢的不为得失所动。"——亨利卢云
(4)
欲通过ORID日总结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有什么可遵循的套路?
我总结4个供参考:
1、探索
首先,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结论的就不要玩了。例如:看到一坨坨牛粪了,你“思考”后说:肯定有牛经过了。”
科学家伽利略说:“所有的真相只要被发现,都很容易理解,关键是去发现他们。这需要探索的精神。”
探索的背后通常是要求人们善于提出问题,只有发现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道理、规律和真相,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春儿和红鞋子写的关于ORID写总结的模型及场景应用,就是不断在提问,对于初用者是很好的练习框架。(详细内容请移步简书APP看她们的文字)
聪明的人质问自己,愚蠢的人质问别人。——漫画家亨利阿诺德
2、培育
培育是指将生活经历放在大脑里慢慢酝酿发酵。
每一天的O部分的练习,就是让我们慢慢成为一个有心人,从观察到洞察。
或者,把看到的名言警句和想法放进大脑里,让它们发酵一下。例如,我会在简书、印象笔记APP里分门别类装些经典词句、闪光点,时不时点开手机看一看想一想,总能在某一刻从这些句子中受到启发而关联思考,用到工作、生活、培训中。
3、启发
吉米罗恩:“每天结束后,你应该回放自己一天的行为。结果要么为你喝彩,要么会刺痛你。”
这就是反思带来的启发。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恍然大悟的瞬间,而这些时刻对人受用无比。我们还可以吧这些智慧点积攒起来分享给更多人——成为有价值的人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哦。
这些精彩的瞬间正是对停下来思考所投入时间和最好的回馈。
(所以,仙女们,不要因为现在花了大量时间在总结上而惊慌和不安,首先任何事情在开始都是困难的,随着熟练,后面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其次要想把日子过成花,原本就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反思和总结哒。)
4、解释
如果一个理论,没有精确的解释怎么说服人?如果一本书没有创意的有趣的故事会吸引人吗?
解释就是丰富思想,填充内容的过程。就好比:同样的景象,每个路过的人都在【看】,但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只有形成反思(思考)习惯的人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去解释它,丰富它。
结语:
实在是受到春儿和红鞋子的刺激和影响,对ORID日总结做了一点点思考和总结,有些粗略。诚邀大家一起来探讨。
还有一句话一定要说:ORID虽好,但也不能神化它,它毕竟只是万千工具中的一种。我们会用它就好,能借助它帮助我们建立思考总结的基础能力就是极好的。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拓展适合我们的工具去学习、去应用。
最后分享一下我今天写这篇之前拟的结构图。按照李老师指导的,严格来说我今天的感受内容有两大块,应该拆成2篇写。但是考虑到文章的整体性,我还是放一篇里了(亏了亏了):
再次体会到画完这个,写起来更快,更踏实,不跑。
谢谢您的阅读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