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德鲁伊,这个笔名,来自朋友的推荐,他喜欢魔兽的一切,仰慕德鲁伊的法力、和平、慈悲。于我,倒是喜欢德鲁伊在欧洲神话和宗教历史中的角色,森林的精灵:神秘、自然、和平、敏锐、苦修、快乐、慈悲…梦想里,终有成为一棵树的祈望吧...
为什么写作?
不知哪个高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性别之分,只有倾听者和倾诉者之分。那些不会倾诉的,都成了神经病,那些只会倾听的,虽然很受欢迎,却无一例外被憋成内伤。但要么你只做倾诉者不做倾听者,落得个人人厌恶的下场;要么随时变换身份,在倾听者和倾诉者之间跳跃,从一个人那里被倾倒各类倾诉,然后转身换个模样倾诉出去。做一个倾听者,总要有倾诉的机会,或许,我是害怕憋出内伤或是坏了倾听者的名声,于是把写作当做了倾诉的机会吧。
什么是所谓的文笔?
文笔就是写啊写啊写啊写,如果你是被赞扬一步步引诱到写作上的,那想来是不会有太大的格局。文笔从读书开始,在模仿里成长,在否定自己里开始有了点小模样,到了可以收放自如的面对文字,或许你的文笔才小有模样。
及至,有那么一天,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或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段落,因为某种原因必须割舍的时候,你能毫不犹豫大段大段的删除;开始明白一切多余的话都是废话,哪怕是太美丽的文字;开始不畏惧别人的指摘,只在意自己的进步时。或许,才开始有那么一点点的味道,一点点文字风格。
写作---活着的证据。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需求,这个世界的混乱一大半都来自于追求存在感,想想你的周边和你的人生,大多的纠结都与此有关。我很高兴和幸运,寻找到了写作这个爱好。既可以不凭着这吃饭,还能靠着写作来印证自己活着。
写作没有天赋一说,不是绘画或是音乐、体育,个中的苦,总要自己去尝尝才知晓。偶尔觉得,写作有点类似书法,内紧外松、炼到每一个笔画、却又需要顾及整个篇幅和内容、还需要不仅好看还要人看的懂、还要力透纸背,功底是一眼的事情,好看不难,像个样子真的难。既有旋律感、又有画面感、还要有内容和共鸣,不易。
值得骄傲的事情。
你能不能成功的做成一件事情?或是让自己的爱好,可以给自己一些惊喜和快乐?喜悦到底有多难?
我是工科毕业的,做着管理的工作。写作能到今天,抛开几十万字的累积,更多想说的是,享受自己的爱好是一个人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在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先不给自己找不能继续的理由。你埋怨这个世界的所有理由,骨子里还是你不愿意付出罢了。
是一本好书吗?
书读了那么多,什么是好书什么不是好书?是因为应景还是因为舒适?是因为得到什么,还是开启了另一扇门?是欣赏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故事,还是梦想自己有可能达到?还是不读书,不知道干什么?
那《不曾孤独,怎会懂得》是好书么?应该算是吧,作者不太老,没有老到不愿意再唠叨,或是凝固呆板;作者也不年轻,年轻到只剩下勇气和幻想。刚刚好的年纪,一本刚刚好的书。让你学会敏锐,练习敏锐里的安静,灵动、喜悦、质朴、淡静,总还值得读一读的。
感谢左岸读书!
写作最初,我实在是在寻找一个倾诉的方法罢了。写给自己的,写给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自己的。无一例外的,面对生活从不畏惧,面对自己偶尔总是有些含糊,于是写作总能让自我感觉舒服点,何乐而不为?
偶然到不能再偶然,遇到左岸,不是单纯的邂逅,却也没那么冥冥中的注定。左岸读书,让我既坚持了对自我的倾听,让自己不那么的内寒湿热;又可以当做一个倾诉者,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眼中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会一直写下去的动力之一。
感谢的人……
我在书的腰封上,写了一段话,“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爱人,我的儿子丁丁,我爱的人,爱我的人以及左岸读书。”爱,是这个世界还没有毁灭唯一凭借的东西,也是人生还能一步步坚持走下去的力量,爱从来没有成为武器,却让你还多少能面对世界的残忍、接受自己的无知。
感谢暖、孙业钦、博弈中天、作家出版社、左岸的朋友们!
还要感谢这个世界,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可以让我发现给我触动,写出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