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往把自己当年下乡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1971年2月18日,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将我们二中的40多名同学拉到了鹿楼公社冷泉村,这就是我们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还不错,冷泉村距家不足十公里,村东的大白线公路上有长途客车经过,二角钱的车票便可回家。与上一届远离家乡到边彊农垦、兵团的知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插队落户的农村就在市郊,计划经济时期,冷泉村既是粮食队,又是蔬菜队、棉花队,多种经济作物种植,使冷泉村比较富庶,每个工值可以达到六角多钱,令山区农村每个工值仅几分、一角多望其项背。
当年冷泉村是个大队,大约有800来口人,分四个小队,分踞村庄的四角,每个小队分配十来名知青,组成集体户,开启了我们的知青岁月生活。
冷泉村处于丘岭向平原过渡的地带,西高东低,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从村庄的西北方向走来,在村西一路向南,然后在村庄的西南角拐弯向东,一直流出鹤壁地界,注入汤阴县的琵琶寺水库。河水清澈,长年不断,给种植蔬菜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沿河是三个生产小队的菜地。其中在村西北四队的地界里,有一眼清泉,给小河源源不断地补充水流,据说这眼泉就是冷泉村名的起源。
下乡不久,我们几个男同学相约去泉眼处一探究竟,沿后街一路向西出村,再沿小河溯流而上,没多远就见河西岸有一片凹进去的场地,好像是什么建筑的废墟,走近一看,哇,竟然有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池不大,约有几间屋子大小,池壁用石块砌的整整齐齐,有一米多深,池边的几株小柳树已经泛绿,柳枝随风摇曳,微风吹的水面漾起层层涟漪,掬一捧尝尝,清甜甘洌,撩一把看看,晶莹剔透,出水口似一小瀑布,泉水欢快地奔向小河。
原来这里曾经是一处庙宇,周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常来朝拜,香火鼎盛,后来破除迷信拆了庙,就只剩下了一池碧水了。不知是谁提议:如此好水,何不下去一游?于是大家顾不得初春的寒冷,纷纷宽衣解带,噗通噗通跳下水去,畅游了一番。
自从离开冷泉村后,就再也没有去看过这眼清泉,不知现在还有没有?常从冷泉村边路过,那条熟悉的小河还有水流淌,不过已不是清洌的甘泉,而是从十矿流出来黢黑的污水了,可怜那记忆中清清的小河已是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