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抵如此。
初识《围城》就是因为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书之前就耳熟能详了。现在终于把书读了,我是不爱读小说的,因为明知道是虚构的故事却总是那么真实以至于昏了头搞不清事实和故事,或许好的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魅力,营造的时空代入感很强,以至于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人物。所幸呢,杨绛先生面对这类问题在附录里做了精细的注解,就又搞得懂故事和事实了。
当时的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主人公方鸿渐,杨绛先生在附录里描述为“志大才疏”的人,我在读文章时也深感无力。当时正值动荡时期,方鸿渐去欧洲留学却是什么都没学到混了多年,想过买假文凭未果,回国后没本事也没有多少认识的人,跌跌撞撞只得拖前岳父,前情敌等的帮助。这是事业上的彷徨,仿佛没有立身之本,困苦挣扎,看得真叫人痛苦,而若看了书知道赵辛楣这个人,就会不禁想若赵辛楣是主角结果肯定大不一样——当然那文章立意也就不深刻了。感情上,先是有一个同留学归国的漂亮女士苏小姐喜欢方鸿渐,而方鸿渐并不喜欢她,喜欢的却是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尽管如此,和苏小姐青梅竹马的赵辛楣(非常喜欢苏小姐)并不知情,由是情敌关系。而后,方鸿渐拒绝了苏小姐,唐晓芙拒绝了方鸿渐,苏小姐拒绝了赵辛楣,因此两个失意的人成了好友。而赵辛楣是我很喜欢的人物,在美国留学学得政治一科,英文俱佳,处世办事能力很强,在国民动荡的年代安身立命,比起半吊子鸿渐更让人觉得可靠。
被情所伤的两人离开上海,一起到辛楣老师新创的三闾大学(在湖南)任教,结识了孙小姐——孙柔嘉,这个女人也就是最终和方鸿渐结婚的人。而说实话呢,我并没有搞清楚这两个人的“爱情线”,即不明白为什么孙小姐就选上方鸿渐了,也不明白方鸿渐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不管怎样,两个人携手走进了“围城”。关于孙小姐,我初始品悟不透这是什么样的人,直到看见杨绛先生书后的注解,尤是感到透彻。
但和她稍多接触,就发现她原来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中,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我认为这段描写准确极了,孙柔嘉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在我看来如若这样就算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 —— 即成功嫁了人,对她来说却是挺可悲的。仅仅是把天地局限在“围城内外”,不痛苦才怪呢;另一方面呢,“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毫无兴趣容易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却又很有打算容易变得刻薄。这在孙小姐看来,她是“看不见”的 —— 感知不到自己的世界有什么问题,认为自己想的就是全世界所想,于是世界就这么回报给她无趣和刻薄。从方鸿渐的角度,若是娶了这样一位“有局限”的女性,当然也很痛苦,然而鸿渐这样“兴趣广泛,毫无心得”,他自己又意识到了吗?是不是也令孙小姐痛苦呢?这样两个向往围城内生活的人携手走进了围城,而后的痛苦也就只能自己体会了……
有趣的是,写出《围城》的人,自己的婚姻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自钱钟书和杨绛两人在清华相遇就一直结伴到老。甚至钱钟书赞叹杨绛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可见,婚姻也不全是围城。而我们每个人终究是有选择权的尤其是比之过去的现在 —— 当然这每个人的选择权大小都不一样 —— 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本意都是抱着最优策略去选择,当然不排除有选择错的,然而毕竟是我们自己选的,那么后悔抱怨就毫无必要了吧,于是坦诚的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去解决它才是必须要做的。
除此之外,看这类“写实”的小说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人物可以学会处事的原则,这是阅读带来的好处,比起体验、观察的局限,阅读大大拓宽了视野。而写实的文字,比之不严谨的文字,更有借鉴意义。诸如鸿渐在三闾大学教书的一段经历,就可以在处事交际方面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还有一点感触颇深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不知用了凡几的类比和比喻的修辞,把整个抽象的情感展现了真实可见。比如:
鸿渐身心仿佛通电似得发麻,只知道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义,好比头脑里蒙上了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
不知怎样,清闲之福会牵起唐小姐,忙把念头溜冰似得滑过,心也虚闪了闪幸未发作的痛。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