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大四的时候,我决定跨专业考研,报考心理学。其中,实验心理学据说是最难的,因其主要内容是心理和行为的实验设计,难就难在,你先得懂理论,之后得忘掉那些理论,来设计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
像不像武侠男主练武,无招胜有招的故事?但两者不是一回事,真相很不浪漫,实验设计者倾向于某个实验结果是大忌,十之八九会影响实验结果。你可能会问,即使他足够专业,实验设计得足够严谨,中立也不行吗?那如果我问你,你爱你的现任(或前任)吗,你的现任(或前任)亲自问你一模一样的问题,你的答案能一样吗?如果我恰好是和你的现任(或前任)很像的人,你的答案又会怎么样?或者说,你最爱看那个节目主持人问你同样的问题,在摄影师给你拍着特写的情况下,和在微信群里@你问,和群发邮件问,3种情况下,你的答案会不会都一致?心理学上,怎样避免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干扰作用,怎样避免混淆实验结果的额外变量的出现,怎么样和被试者沟通,怎么设置空白对照组,都是大学问,感兴趣的可购书阅读。总之,离开验证过程谈结论,就是耍流氓。而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非常需要我们多去想一下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懂一点实验心理学,真的能让你每天聪明一些。现在看到“实验”得出结论的新闻资讯等,我都会先想想,结论和实验中的改变了的那个条件到底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有个笑话不是这么说的,砖家对着蜘蛛大喊一声,蜘蛛跑了,砖家把这蜘蛛的腿全部弄掉,大喊多少声蜘蛛都不跑了,砖家说,蜘蛛的听觉器官在腿上。大家当然都懂了,实际的因果关系是腿没了导致蜘蛛跑不了,砖家就把相关关系硬扯成因果关系。现实中,那些别有用心的砖家就高明得多了,不会有这么荒谬的论证过程,会用大量的A的出现伴随着B的出现的事实来证明AB是因果关系,其实细想一下,AB同时还伴着C呢,可不要被相关关系迷惑了哦。
同样具有迷惑性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上,往往不是随机的,所以也就不能代表该实验声称的这个群体了。例如,调查了附近几个小区的男女老幼,就得出该市的甚至全中国的人怎么样的结论,实在是不大靠谱,起码他就代表不了远一点的小区的,或住自建房的,或租房子等群体的意见。那如果在网上收发海量的调查问卷呢?只代表了会上网并有愿意做调查问卷的人的意见,这些都是违反调查对象的随机性的原则的。那照这样说,是不是所有实验都无法做了,当然不是啦,实验者必须要依据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择被试者,某校的学生,某民族的人,全世界某年龄的人,某国家的居住的人,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总体,只要保证每个个体从总体中被抽中的概率是相同的,彼此间选择是独立的就行了。切不可以偏概全,被试数量越大结果自然越可信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但实验心理学的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心理学上,更能用在其它学术论文,或非学术性的调查,新闻,资讯上。这样的理性思考,除了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外,也能用在生活工作中。比如你想开一家甜点店,你就需要定位目标客户,调查客户需求,对价格的敏感度等等,懂点实验心理学,能让你的调查设计得更靠谱一些。
或许你又会说,普通人是不是就用不上这些关于此果非此因的费脑筋的思考了?抛去学科的外衣,应用无处不在。比如你想邀请一个你超级重视的人共进晚餐,贵人恩人男神女神岳父岳母之类的。你打算去一家网评很好的你没有光顾过的餐厅,怕不认识路特意去踩点时,发现该店居然门可罗雀,你慌不慌?这时候,你得动起脑筋来:
(1)时间地区天气:今天是否不是节假日,时间是否不是晚餐高峰段,天气是否不宜出门,交通不便该商场少人来等等……你以隔壁店为对照组的话,如果同样人很少,说明应该不是这家店的问题,可以考虑选这家店或改天再来看看。
(2)价位规模:如果隔壁店人很多,也不代表什么,还要看隔壁店是否同是餐饮店,这2家店商品服务的价格是否差不多,否则将卖手抓饼的和西餐厅比较人流量来估计餐厅的服务水平,实在是可笑。所以选对照组时,必须是两者接近得只剩下你想比较的那个因素不同才行。
(3)前提条件:网上的评价是否真实可信,网评造假的可能性如何?要知道网评高分只代表进去这家店的人都满意这家店,不代表这家店能吸引到很多顾客。前提条件的逻辑都是错的话,后面当然就不对路了。如果和同类型店比,这店在各个网站评论数量最多最好,随机抽取若干个评价这家店好的人对其他店的评论,有褒有贬,还是可以一试的。当然,如果身边的朋友去过,那就更好了。
(4)其他因素:这家店之前生意很好,但刚装修完顾客以为它还在停业,还是出过什么疑似中毒事件吗?食品安全方面,有关部门会作把控的,不必恐慌,实在不放心就查查新闻问问路人吧。
实验心理学其实很实用,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