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人没有看电视剧,所有的感受均来自原著的阅读,也向来知道编剧有改原著的习惯,因此两种读者的感受应该会有差异,我对于本文的讨论还是比较倾向于喜欢和原著的阅读的人一起,电视剧毕竟是为了娱乐而生,鉴于本人对电视剧的娱乐内容不感兴趣,因此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
因为自己不需要和鲁迅那样用标点符号凑字数,因此后面的《平凡的世界》一书名就用《平凡》来替代,前天写了一篇关于《平凡》的阅读感受,通过留言,我也能感受到有些人的文化素质和某某数据统计的人均读书量,应该可以确认是吻合的,这让我想起《平凡》中的孙少安。
孙少平通过自己的阅读,提高了自己的人格,还摆脱了自卑的桎梏,真的很难得,可惜当今,至少在网络上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自己一直以为教育和阅读对人格的塑造完全不能互相替代,有好的教育,和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人格的提升同样重要。
孙少平在我心中一直是很完美的一个人物,包括他的爱情,一样的完美,完美到这种爱情几乎是一种爱情童话,我不否认大家喜欢阅读这样的爱情故事,因为阅读,如果部不是出于对知识的获取,那另一种目的就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宣泄,于是碰到这样的爱情故事,会让自己沉浸在其中,感到内心的快慰,这何尝不是一件称心事。
我没有否定这种内容,毕竟我也为之而感动,但我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是那么的单纯,我是带着明智、学习、提升自己的目的来阅读的,因此在这种获取快感的同时,自己也会对其进行自我判断,就像去馆子吃饭,自己会根据个人口味爱好和身体的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对比,发现哪些菜更好吃,更适合一些,就像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因为常年生活在海边,经常吃海鲜喝啤酒,于是近几年就不能肆无忌惮的吃一些豆类和海鲜等菜品。
阅读和吃菜的道理差不多,并不是每个人的口味都一样,就算不是厨师仍然自己有能判断好吃与不好吃的能力,如果全世界对一本书的评价都一样,那只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人们的脑袋已经像被用模子机械化的刻出来一般,都是一个观点,相当的可怕,可怕程度大家可以阅读余华的《兄弟》那本书。
但今天仍有一些带有这样余毒的人存在,偶尔会在一些文章评论中用恶意的言辞辱骂,丝毫不是一种本着对读书的探讨,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没读过原著,我们其实很少能找到像《平凡》中孙少安、孙少平这样的人物,因为他们的人生,除去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其实是近乎完美的。
田晓霞如果不死,也许《平凡》就会被列入童话或者琼瑶一个队伍里了,我身边的人,也是很多经历了那个时代,经历的现实生活中,像孙少平这样的和孙少安这样的并不是多数,甚至说是极为罕见的,尤其孙少平这样的,他可以突破家庭的重围,获取独立人格的自由,在那个时代,要不是孤儿要不是家有“矿”的人。
其实路遥的这般铺陈,已经在向着一个农村童话的方向走,我们可以被故事所感染,并不是真正的挫折,而是所有的挫折都可以获得成功,这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含有很浓厚的时代味道,好在路遥还没有那样的一发不可收拾,就如部分网络小说那样,一直意淫道天亮,但他在勾画自己庞大的《平凡》世界的时候,把这个童话故事的每一个爱情都让其残缺。
晓霞的死,秀莲的癌症,润叶的被感动式的爱情,郝红梅的最终得到的爱情,无一不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在作者心中也许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但在我心中却变成了一种对故事普遍性的临门一脚,当作者在写一个不具有普遍性的故事时,如果你不写的残缺,那就会变成童话,也就无法体现《平凡》人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晓霞的死,是因为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完美的,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会存在的,它不代表普遍的现实生活,不代表生活普遍性的作品,是会很容易被划分出主流的列队,如何让作品成为好的作品?路遥显然不会把孙少平写成从煤矿离开,到田书记的城市接受一份更体面的工作,但这就应该是现实,不过路遥觉得这样就会不符合他书中的价值观,解决的矛盾就只有写死田晓霞这条出路,既可以博得大家的眼泪,又可以让孙少安继续的成为“平凡人”。
田晓霞如果不死,顺着故事分方向,要让故事显得真实,必然要让孙少平去城里工作然后结婚,但这又违背了自己的主题-平凡的人,因此这个婚是结不成的,因为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所以既然要让平凡人也拥有完美的爱情,那就只有写死这条路,让这种爱情存在人们的眼泪中吧。
不过再补充一句,路遥竟然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完美故事,以爱情的残缺做结局,我总有点认为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情绪宣泄!这就不去探究了,但总结我个人看法:最伟大的作品都应该是在最普遍的故事中,挖掘出最具有意义的价值,而不是在最不普遍的故事中挖掘最有价值的意义,《平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价值远远没有与销量成正比,也是一个遗憾!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