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all my friends,
现在能收到这封信的可能只有寥寥几人了。如果没有主动给我发过信件确认通信状况的话,目前还不能收到去信。
很开心有你们在遥远的地方听和感受,让我觉得愿意一个一个输入邮件继续讲下去、发出去。
本来计划每天写一封,做一份“公开日记”。但由于之前三天网络的问题,我不想花费过多心力尝试各种方式,所以暂时搁置了。加之想给身体一个适应期,我有意识地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营养和运动。如何感知并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是登山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
健身房终于可以使用的时候,距离我上一次运动已经有将近一周了,身体快要发霉,终于大汗淋漓地跑了一场,跑到健身房只剩下我一个人——感觉很解放。跑步机在船航行方向(X轴)的Y轴方向,恰好与海浪的起伏一致,创造了一种没有固定规律的越野跑环境。有时候会突然眩晕、或紧张,你在跑步机的最头和最末尾来回荡。第二次去的时候,我慢慢开始认识这台跑步机的脾性了。
之前三天的日记要不要“补”上,hmm..我想一想。
其实当时有不少想记录的事情,但事赶事,人赶人,就推过去了。
说到人——
我可能是在中国大陆上学的中国学生中英语相对最好的一个,加上与人交流的技巧和国际交流的经验,我在船上基本没有culture shock或犹豫于舒适区和非舒适区的情况。上船的第二天,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去了心理咨询室。我在食堂撞到她红着眼镜,问了一句话后突然大哭。她的英语可能真的有些障碍,这个障碍带来的无法交流(这里有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理论,我讲给她听了,不赘述),和由于与想象中差距太大而瞬间体会到的孤独感击倒了她。这种状态在我看来很危险,因为对于一个没有安全感但不断寻找安全感的人,对她尚未认识的人,她会很容易取悦别人。另一个学习中医的香港研究生姐姐就好得多。她了解自己是谁,以及可以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不会因为一时的、看似的、甚至是自己假想和夸大的“不被接受”、“不受欢迎”而受挫。
另外一个让我们面对相同处境/情况,但状态和心情完全不同的原因,是心态。
我犹豫了一段时间是否应该非常理性地放置自己的位置,但我最终还是决定选择这样。多数时间,我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选择自己融入的程度。
了解了一部分人来此的目的之后,我感受到自己所处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我并不为这个旅行激动,因为它在大多数人眼里的新奇点对我来说都不是新鲜的。我需要的反而是发现更多与我有深刻连结的东西。文化冲击、国际交流、与各个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深度交谈和理解、旅游、群居和独处、身体不适和生活困难,等等,我都经历过,很多远比这一程当中的要艰难。也获得了基本的自我定位和处理方式。而且对我来说它们大多轻如鸿毛。而且人是会举一反三的,有的道理并不需要一遍遍经历去刷新。关于新的人,每个个体的故事都不一样,但有一些人类共同的感情我也走入和记录过,所以特别的人的特别的事情变的少了一些,我开始转向一个文化与个体的对比阶段。
所以我其实会寻找“心灵的冲击点”。在此程中,发现什么最能打动我。
这个能打动我的东西,会是我下一个十年的基石。
这是我在之前的三年中学到的,从单纯但幼稚、懂事但逞强,成长、成熟到了很多人到了结婚生子还没有活明白的状态。
我组织了5个女生一起在离岸前在美国西海岸旅游一段时间,那个始终受挫、不断寻找安全感的中国女孩也在我们之中。她比我大两岁,但一部分心理状态就像17岁还一直一帆风顺、被保护得很好的我。被保护得太好了,你就会依赖那种感觉,不会想出来。你逃避更真实的社会,害怕打破之前的理想图景。其实你是害怕的,但大多数人甚至都不会承认。
而单纯和快乐都是有条件的。它们不是假的,但它们是有条件的。没有理由的单纯和快乐总有一天会失去,没有人可以永远保持它们。
因为人在变。
认真感兴趣于教育之后,我研究并思考过心智成长的环境问题,船上也选了这样一门课(Individual and Family Developemnt,教授是个印度人,非常可爱。我会为她讲一个故事)。Arnoid Gessil第一个提出6岁是普通儿童最适合上学的年龄,他们的认知能力、习得能力和独立处理麻烦的能力都达到了“进入学校”和“学习知识”的要求。我认为在0-6岁的阶段,这个可以自由地无限想象、扩大自己理想图景的时间,应该越长越好。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内核。我们从母亲孕期开始的时候开始获得安全感,到出生、1岁、3岁和6岁,每个阶段获得不同的心理基层。没有稳固基层的人,一生都需要找寻其他东西来填补——除非他们可以认识并接纳自己的过去,处理好这份原生关系,然后重新写未来。
所以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应该,也都会改变。我们的阶段不同,有的人转换地早、有的人晚,这个时间点往往需要由某个事件或某种契机带来。
如果你所在的环境不能给你,可以自己找。
成熟不等于复杂,天真不是幼稚。社会会照顾一个天真的孩子,但不会负责一个幼稚的成年人。
如果你想要为自己负责,你就要改变。如果还希望为更多人负一份责任,你就要变的更多。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he world to be.
我也在计划一些事情。
“你怎样选课、怎样在船上的这个群体中生活,取决于你来这里的目的。如果你觉得我就是想要舒服一点,认识一部分愿意走近我的朋友,轻松地旅游,那么你完全可以就待在舒适区里不出来,享受你能得到的东西。它们也有很多。如果你觉得你想挑战,想触碰一些限制,那就放下那么多自尊心,难受一点,逐渐从这一点难受到舒服,再找下一点难受。是的,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来的,来了之后所有好的都想要。但这不可能。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放下另一种的好处。人不可能全部得到,任何事情都要有得有失。” 我们的退换课已经截止了,但昨晚她还在犹豫选课,过来和我聊天。聊着聊着拉着我讲了不少我的故事。
放不下,你也永远拿不起来。只会在“我到底该放还是该拿”之中纠结下去。这就像相当一部分大四学生考虑要保研还是考研、出国、工作一样。
每个人的背景和处境不同,所以面临选择时的困难程度和考虑的因素会有很多差别。但我觉得人要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清楚地了解这一点,读研还是出国就不会有那么重要。这根本不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你为什么要读研或者出国,在此之后,你是要去到哪里?你内心的源动力是什么,更多地来自外界压力还是自我感受?对于我们的整个人生来说,你觉得这个决定占据怎样的位置。
之前说到“文化与个体的对比”,我目前有一部分观察。最明显的比如我有时开解大家,不必觉得自己是少数群体无法融入而自责。我们当然可以更努力一点,但“交往”是一件相互的事情。美国同学的社交圈大,看似更加自如,是因为他们是多数。但如果你留心观察,会非常直接地发现,他们的朋友也都是美国同学。当一群少数族裔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忐忑、不安、不舒适,需要费力才能迈出第一步。正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同时坐在那里,美国同学想走过来问问题也会找美国同学而不是你。所以大家其实是一样的,大多数人其实都因为想being nice,但不知道另一个文化中人的底线和习惯是什么,所以要试探。找到你想要的状态就好了~ 比如我,想做观察者的时候就旁观,想了解的时候就进入。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想吸取意见就虚心听,觉得自己要坚持就let it go。我们往往夸大区别而忽视相同点,人,有它们非常共通的东西。怕啥~
健身房的使用有限制,需要提前登记。刚刚遇到一个朋友过来问我今晚是否去,我要赶快去找个坑了~
今天海是深蓝色的。天放晴了,温度在升高。
再叙。
2017年1月10日8:00
即将到达火奴鲁鲁的太平洋上
子衿
---
Zhang, Zijin
SAS 2017 Spring Voyager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Secretarial Assistant, PEER Experience Exchange Rostrum (Liberal arts education for rural China)
Linkedin: https://cn.linkedin.com/in/子衿-张-663b57a9
Facebook: Zijin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