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64 viki 小文班
法式大餐
【情景】
喜欢听故事好像是人类共有的特性之一,跨越了各种文明,贯穿了已知历史。从《荷马史诗》《圣经》,到《三体》《哈利波特》,从原始部落的説书人,到电影剧本的作家,在纸张上、舞台上、荧幕上,所有类型的社会人都在编织着故事。
至于我们为什么喜欢故事,科学家给出了很多解释,其中有一种是我信服的:
“人类天生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乐于为周围世界编织故事。”
就是说我们有将自己置于他人处境的能力——移情能力/同理心,可以去了解另一实体的精神状态、意识、意图,这样我们去理解别人,更好的与别人相处,顺利的进行群居生活。
可同时我们还有另一个特点——狭隘,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每个人能够接触的圈子非常有限,离我们越近,感受就越深,越远感受越弱,就像此时此刻,在地球上,有一些人正在经历战乱、饥饿、贫穷,可是我们很难感知,因为他们显得那么遥远。
既然我们很容易不在乎,疲于眼前的生活,那这两种矛盾的天性怎么调和?
故事,是连接他们的一个重要方式。一个好的故事,会打破人的狭隘,让我们走出麻木,去在乎别人,去感同身受,产生心灵的共振,从而采取行动。
那么做为“洗脑”的好工具,讲故事的人就很关键了,他可以决定把什么内容资讯灌入别人的脑袋中。
【菜单】
如何打造这个“武器”,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自我认知。在所有的步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自己,或者说,自我认知贯穿于整个过程,与讲故事的能力相互影响,比如有阅历的人,往往比较会讲故事。
总之,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在哪个位置,该说什么,可以说什么,因为一句话,有的人能说,有的人就不能说。比如女人可以自黑:“最近长胖了。”这同样的话如果是男朋友对她说,那后果……嗯,难以估计。
在这个大前提下,还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听众心理、理性构架、感性描述。
【三道主菜】
1-听众心理——你对谁讲。
第一,讲的方式,要让别人听懂。王阳明说“说服对方的成功率,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的能力。”一个人的经历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你说的话,要让他明白,这其实对于说话者要求非常高,要明白各类人的差异。自说自话很容易让人感觉没有诚意。
程序猿要是只会跟软妹子侃wordpress、PHP,估计脱单是有难度的;如果我找你问路,你跟我说“往北五百米,之后往西一公里”,我也只能对你点头微笑了。
第二,讲的内容,要分场合。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期待。比如讲师,公开课大都是泛泛而谈,听者很难组织起框架,而系列课一般都要框架清晰,逻辑清楚。因为大部分听公开课的人,并不需要掌握那么深的知识,他们听的高兴,感觉有收获就好。
2-理性构架——组织内容的套路
“英雄之旅”和“法式大餐”就已经是很好的套路,这里就不说了。
这里提出两个方面:
第一,节奏。分享一个知乎上的答案,关于公开演讲场合如何组织内容。据说现在人的注意力大概就在三分钟,所以一个演讲,三分钟就要抖一个包袱,称为“节奏”。所以在组织公开演讲的内容时,有一个套路“哇一下、乐一下、哦一下”。
哇一下就是角度好新颖,观点好独特;乐一下就是笑点;哦一下就是明白了原来里面是有道理的!
这个套路,在故事里,比如小品这种形式,都是适用的,给大家参考。
第二,留白。话不要说透,要引导读者或听者自己去想、去加工。为什么由书籍改编的电影、电视很难得到一致好评?因为它是导演或者说一小群人的解读,绝对不可能符合全部读者的想象,那个可以自己去加工的空间被剥夺了。
3-感性描述——怎么说出来
这里只说语言层面,它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要流畅,注意语速。语速能显示你的情绪,说话太快会让人觉得紧张,也容易让人听不清楚。放慢速度、不急不徐地说话,删掉一些不必要的语助词,并且在句子之间停顿,给别人一些消化信息的时间,能让你说的话更有力量。
第二层是清晰,注意音区和音色。声音下沉,用胸腔发音,能让声音听起来稳重。温暖、略低沉的嗓音更让人感觉可以信赖。
第三层是有感染力,注意声调和音量。保持适当的音量,语调要抑扬顿挫,有起有伏,语音太平淡让人难以抓到重点且容易分心。
【饮料】
讲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真诚,讲心中所想,要勇于直视对方的眼睛。语言有时不及眼神,眼底要坚定,显示出我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演讲的时候,要和下面的观众眼神交流。有人说害怕演讲就把下面的人都当成大白菜,可是对着大白菜还要声情并茂的演讲,这心理也会挺凌乱吧。
【甜点】
好故事还会就是让人有画面感,画面能够很快把人拖到一个情景中,除了小说、电影、电视,还有一个方式,是照片。好的照片会讲故事。
有时候一张照片,就能起到比言语更为震撼的作用,欧洲开放接受难民,是因为这个叙利亚小孩因为偷渡而死亡的照片,很震撼、很让人动容,他不禁让人想到很多:"我们本应要保护孩子...”“如果那是我的孩子…”,之后备受舆论压力的欧洲开始大举接受难民,至于此举现在的后果,那又是后话了。
同样的,还有一些照片,可以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