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参加了樊登读书会如是书店的线下活动,这次读的书是《低风险创业》,这本书是樊登自己写的,脉络也比较简单,主要是什么是低风险创业,低风险创业四个要点:
第一、找到一个好问题;
第二、要有一个秘密;
第三、反脆弱;
第四、指数级增长。
这次是分组讨论而且要评比的,第一名有奖励。没有像以前一样轮流发言,我跟安姐和张彤彤分到了一组,和一个资深语文老师分到一组是我的荣幸,我省了好多事,因为我看视频的时候迷糊了一下,脑子里没条理,安姐直接包办了思维导图的制作和讲解,而且是各组中第一个完成的,奠定了胜出的基础。开始讲解的时候,三个人都要讲,安姐负责讲解思维导图,张彤彤负责介绍组员,我负责说案例,我算是三人中的弱项了,因为我们三人只是说了个人的经历事情,并没有着重分析案例。安姐告诉我说教育,我没啥概念,算是说了樊登读书的半间教室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着重于课前预习,我当时思路不够清楚,随口说的,所以讲的不够好。
现在整理一下思路,孩子从小学上初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课程变得多样化,增加了,地理、历史、生物、道法、物理,这些小科是小学没有接触的。孩子如果不喜欢这些课程,就会学的很辛苦。所以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就该给她接触到这些课程,而且要愉快的接受,这样上初中和高中就不会那么辛苦。作为一个曾经的学渣,我其他科目真是不值一提,但是我高中的历史和生物是相对较好的,原因就是我对这两门课程感兴趣。历史是因为当时的老师叫徐桂亮,他讲课非常幽默,我记得讲世界近代史的时候,他把世界大战比喻成一帮小孩子打群架,还把一些逸闻趣事掺杂进去,使我对历史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对于生物,我对细胞的遗传变异,基因的传递等很感兴趣,所以我这两门课是我学的比较好的,在我学渣的高中三年考试中,唯一一次别人抄我的,就是考生物的时候。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痛点,“半间教室”抓住了这个痛点,但是够不够痛很难讲。现在推崇兴趣教育的教育机构还是不少的,对于孩子来讲,他学一门感兴趣的课和学一门觉得枯燥乏味的课绝对是不一样的,我相信孩子是喜欢这个的,但是现在往往都是家长说的算,家长的思路往往不是兴趣,是成绩。培养兴趣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推进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作为家长往往是孩子出现问题了,某一课落后了才会去找找各种途径补课,而且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成绩,最好上一堂课成绩立马提高,有前瞻性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孩子教育这块是个大市场,这个没错,“半间教室”找到的也是一个痛点,但是感觉以目前的大环境下,可能不够痛。现在“半间教室”也不是全科教学,貌似只有历史,物理等有限的几科。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半间教室”立足于“樊登读书”这个品牌之上,这些樊登读书的书友在受了樊登老师讲书的熏陶,比别的家长更早觉醒觉悟更高一些,能够更早的让孩子加入到“半间教室”,这样“半间教室”能够更早的盈利。
由于活动还没结束我就有事提前走了,对于其他组的案例听得不是很多,听到一个组做了一个特工什么,主要是作为零工平台,像找家里装修的水电等零工,像家政服务等,你可以到APP上找人干,也可以是自己能干把自己登记上。这个APP解决了找人不好找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痛点,但是一样不是那么痛,在没有APP之前,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可能有各种纠纷各种不好找,但是也都那么过来了,毕竟家里不是天天装修,几年十几年那么一次,不是天天找家政,一年可能大扫除一次,费点事也能过去。从另一方面讲,建材市场有零工,爱心大姐有家政,网上58同城也挺方便,你APP的优势在哪里,套用樊登老师的话,没有秘密。成本方面也不低,要创造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必须打广告,单纯靠口碑传播很慢,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最后。再就是还有一块,用工时的意外,你打扫卫生给人家摔了瓷器,谁来赔?去做工出了意外谁来承担赔偿?如果这些干活的是你从网上招来的,你无法控制,如果是你的员工,你投社保发工资,那么你的成本又太大了,增加了风险。别的组的一位律师朋友也提到了工伤保险的问题,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就职于一家山东省都数的着的帮厨公司,就是后厨的外派,公司食堂或饭店的后厨他们公司可以整个承包下来。公司里干后厨的员工一两千人,那年出了两次事故,死了两个人,一个人赔偿70万,这个公司足够大,还不至于这样就倒闭了,但是老板也很头沉,反复开会要出解决方案。对于这个大哥说的案例我个人觉得问题多多。
另外听了一个咖啡的案例,这个案例好像是樊登老师讲书的时候提到过,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咖啡店主搞了一个咖啡店产业链吧,从教你开咖啡店,到开店后的辅导,到原料的采购,还包括线上和线下,已经形成一个闭环。所以这个案例各方面都具备,毋容置疑,只是我怀疑的是咖啡店本身,我到现在一直怀疑咖啡店的盈利能力,这个咖啡店有这么一整套体系,所以他是盈利的,但是他辅导出来的咖啡店有多少是盈利的?这个表示怀疑,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两个案例,一个是船的盲靠,这个真的不了解,说不上好坏。最后一个好像也是教育方面的,好像说是学英语,我提前离开了,没听全就不评论了。
作为我自己来讲,一直有一个自己创业的心,但是一直是没想好干啥,一直是在考虑哪个行业更赚钱一些?确实没考虑到解决社会问题,没考虑到还需要秘密,这个真的是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前我和两个朋友研究过做一个“车管家”的APP,对于一个私家车主,这个车的年审,保养,保险,维修等等都是必须要做的,但是作为车主对这些事情又不是很了解,到哪里去弄,价格如何等等,如果有一款软件可以帮你做好这些事情,是不是很方便,现在来看我们也算找到了一个痛点,但是现在回头看,还是不够痛,无论年审也好还是保险,保养还是维修,都是有人在做的,而且做了好多年了,已经形成一个产业,只是各做各的,没有整合到一起而已,但是真想整合起来谈何容易,哪怕只是青岛一个城市或者只是市南区就很难做到,所以往往解决的办法是自营或者找几家可靠的维修企业先把保养维修做起来,并搭接保险和年审。前几年,有个北京的博湃差不多就是这样做的,而且还搞了上门保养上门洗车什么的,而且还融资到几千万美元,看起来很美啊,但是好像是干了不到两年就倒闭了。当时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市场,并没有别的APP竞争,后来网上一查,类似的APP已经有好多,博湃这么成功的例子都趴下了,我们就放弃了。
最后虽然我提前走了,但是我们组还是胜出了,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