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译文:
人们的资质是有差别的,有的贤能,有的没出息;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勇敢,有的怯懦。针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可以对人开放,也可以对人封闭;可以引进,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尊重,顺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施展不同手段进行驾驭。详查对方的有无虚实,放纵其欲望和迎合其喜好,判断其真实的志向与意念。先略微排斥对方所说的话,等对方敞开之后再加以反驳,这样来求得实际的情况,可贵之处在于得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然后沉默而引导对方发言,以判断是否于己有利。贵在得到其内心旨意和要害,通过闭合开启,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或者说话引导对方吐露出真情,或者沉默听话隐藏自己的动机。用说话引导对方吐露真情的方法,是为了顺同他的实情真意;用沉默听话隐瞒自己动机的方法,是为了区别他的真诚还是假意。事情可行还是不可行,清醒的审查他的计划和策略,找出和自己想法的异同之处。不管计划和策略有不同点,还是相同点,都要确定自己的意向并加以信守,如果可行,就先顺从对方的意同。
备注:
不肖:子弟不好的,没出息的。
无为: 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
无为以牧之,“之”指代被游说人的秉性吧!随着每个人品性不同,对症下药去引导对方,因势利导,切不能以自身主观臆断去强制灌输思想,因为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如果强制可能就会引起对方反抗。
延伸阅读:
将古文翻译为白话文,会发现鬼谷子说的这两句你早已在其它地方或看或听过,忽然感觉这像是正确的废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生活经历和足够的知识。鬼谷子讲的是方法论,具体该如何落地,有三个障碍?
第一点,是什么?你只是知道人有智愚等的差别,却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什么样的人是愚蠢的。在“有差”一词之前,列举了八种人,有的人善良、有的人卑鄙、有的人无私、有的人贪婪。但是,你怎么将面前的某人与众多形容人的词汇对号入座呢?有丰富经验和足够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看到“勇”“怯”二字,他可以轻易的联想到他遇到的这个人属于“勇”、那个人属于“怯”。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建立一个“库”,并在库中建立很多“模板”,同时不断更新模板,当遇到某个人时就可以将其与库中的某个模板匹配。有丰富经验和足够知识的人脑海中就存在这样一个库,他们没有去刻意地建立这个库,但你需要去刻意地建立,用来破除第一个障碍,也是“无为以牧之”的根基之一。简单总结来说,建人库,存模板,遇到人就与库中模板匹配。不断更新模板,这模板就是真人的镜像。
第二点,怎么办?你知道了面前的某人是什么样的人,但你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应对他,这比前一点更难。鬼谷子提出了“捭阖进退贵贱”六种手段。
第三点,你知道了有这六种方法(“捭阖进退贵贱”),但你不知道其各自怎么实施,怎么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比前两点加起来都难。
总结,这段话,首先教会我们要区分人的情况,然后对人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和态度。其次,与人交往,通过捭阖之术探明真实意图才最可贵。只有弄清对方真实意向,才可以正常决策如何行事最好。如何弄清真实意图?略微排斥,使对方开口说话再反驳,或沉默隐藏聆听,根据对方发言辨别真诚假意。从而判断,计谋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