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起名或者取名时,整个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呢?
如上图所示,整个思维过程会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1.汉语言本身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出版的《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中调查显示,1500个字几乎覆盖了所有了名字,这些字基本都是常见字,要么寓意比较好,要么为中性,少量为不好寓意(如辛弃疾、霍去病,用弃和去来反义疾病)。我们把这些字进行随机组合,可以组合出200多万个双字名字。如果我们将用字范围继续扩大到《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和二级字表(三级字表为生僻字,不建议使用),分别可以组合出一千多万和四千多万个名字。根据2019.1月公安部发布的姓氏人数统计,王、李都超过了一亿人,所以对这些大姓而言,重名是必然的。
这些名字组合,经过一定的语义分析、结构组合分析,还会筛除一些不好的名字,留下来能用的就更少了。我们在后续章节会首先来来看看汉语本身对“什么是好名字”产生的影响。
2.父母的认知和心理
如1所述,其实名字就在那里,起名实际上是在选名,只不过是在一个非常庞大的名字空间中选择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名字。
父母此时需要决定孩子的姓氏,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甚至两个都选择。这个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名字和姓氏的搭配,是否有不良谐音,读起来是否朗朗上口,整体寓意怎么样等。
父母接下来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重名问题,对一些大姓而言,重名是必然的,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大数据统计进行解决,可以通过全国及各省姓名重名查询接口汇总这篇文章查看名字在全国的使用人数,然后用姓名图谱小程序来看看附近有没有人在使用(这些数据还在网友的不断累积中,希望看到文章的网友也参与进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此时的职业、学历、个人喜好、家庭情况都会对名字的使用偏好产生很大影响。例如某个医生家庭,用中药名给孩子命名"紫苏",听起来也很美。而喜欢琼瑶的家长,名字就会带有明显的琼瑶风,如已经被用烂的“子涵”。
3.家庭和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比较直接,就是有的家族有使用辈分字,这倒是减少了家长的选择工作量。另外就是尽量不要和祖辈的名字重名了,听起来也最好不要太像。
电视剧、电影、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涉及的角色名字,对父母的影响也很大,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
另外就是流行因素,听到比较好的名字就同音改字用起来,导致重名率/重音率奇高。
重名率高导致部分父母会取“双姓+双名”来组成一个四字名,当前也有很多家长选择这种方法。
最后一个社会性因素,是一个让人躺枪的现象,例如某个人其实很有名,像刘德华(正面)、秦桧(反面),这些知名度高的名字就最好不要用了,会让孩子很尴尬。父母此时需要很多这样的名人数据(名人和败类都算上)来做判断。
4.孩子本身
如果以后长大了,孩子对你说:“你给我取这个名字,我不要面子的吗?”父母此时可能才会反应过来,原来整个的取名过程,除了考虑了孩子的性别,基本上没考虑其自身的方面。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分析。
是不是这么一看,起名这件事确实挺烧脑的。最后,插一句,曾经有网友问“起名和取名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明显是同义词,但实际上侧重点略有不同。起名的起为“开始”,有点创造的意思。取名的取就是“获取”,“拿来”,有点拿来主义的意味。从我们的分析看,起名实际上是在选名,是不是“取名”更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