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诗多蕴理趣。继唐诗而后,别拓诗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句话的小诗,要有哲理的丰厚,又要有形象生动的自然风物,这样的创作风格,流行于当世,创作的作品,也广为人知。
杨万里这首《初秋行圃》是第一次读到,其中之理,虽然浅近,却又令人停卷思索。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从诗题可解,诗人在初秋傍晚,在自家的小菜园里漫步,有所见,有所感,有所为。诗人用自己熟悉的诗歌作为记录形式,记录了这个片段。
倘若是现代人,临此境,有所思,大概率是用短视频加字幕,或者短视频加声音表现吧。短视频的热闹自然是诗歌无法比拟的,但是若论在人心中激起的共鸣程度与思索的维度,还是诗歌要胜一筹。
诗人入圃,并没有说所见景物,而是劈面大发议论,先讲自己小圃徐行之感。
落日无情,谓时间无情也。这是古往今来所有人的共同认知。
落日又最有情,这却是诗人此刻的新见了。既然是突然觉察到的新认识,自然要有一番解释。
第二句即是对“最有情”的解释。“遍”,范围广,“万”,数量多。“暮蝉”,时光有限、精力衰弱之物。“鸣”,生命振作之行。落日,如此努力地催促最广大范围内最无穷数量的衰老羸弱的生命振作起来,奋发有为,让仅剩的最后的一段生命也拼力释放出生命的力与美,果真是“最”“有情”。
诗人此际,视野辽阔,即眼前之夕阳中的树,联翩见到无边无际的夕阳下的树。诗人也把个体的自己、人类的全体代入眼前树上、无限树上所栖的“暮蝉”的躯壳中。
“暮蝉”感“落日”之苦心,奋力而“鸣”。人呢?又岂能逊色于只有一季生命的草虫?更应该集合剩勇,振奋精神,“壮心不已”,战胜衰颓,如夕阳一般,虽已近黄昏,犹然无限好。
诗人先声夺人,摆过一道“龙门阵”,再引人进入小圃。小圃里面有什么景观?种了些什么果菜?诗人都不必提。小诗尤其讲究主题集中。诗人所感是见落日、听蝉鸣而起。后面文字自然还是围绕鸣蝉妥当。
后面两句写行圃寻蝉的人物行动。夕阳西下,小圃在温暖的金红色的日光里均匀地呼吸。小园子里,蝉鸣声响个不停,近在咫尺,响在耳畔,逗引着诗人凭声找寻。蝉儿聪明得很,当诗人找到适才声音浓厚的所在,声音却突然消失了。咫尺一下子被推成一种“有限远”的空间,偏偏这个有限的空间又难以捉摸,一直都在,若想亲近,又忽然变成不可寻了。
有过农村生活的人,都能从诗人的这种描述中记忆起童年捉草虫的曾经。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出了诗人村居生活的安稳惬意。诗人对于这样的生活,内心无疑是相当满意的。
这样,诗人仅用了28个字,就把自己初秋季、黄昏时的一次小园散步图勾勒出来。在这幅动态图画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愉快的心境,更能触摸到诗人不服老、有所为的心志。在小圃的方寸之间开拓出千山万树的阔大境界,在草虫的活动中领悟人生之道,小诗可谓小中蕴大,言近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