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在新书试读团的招募文章中提到
以下是我的运营标签个人信息:
2017届本科毕业生,工科背景,毕业后打算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有一段两个半月的运营实习经历。从小学到大学,我从未对自己的人生有过思考和规划,只是照着最常见的成长轨迹一路走到现在,是书中典型的“被动地由外界环境推动者成长”的类型。
虽然我仅仅满足上述要求的后三点,但还是抱着督促自己学习的心态报名了。
读者背景介绍完毕,接下来我从一个被动学习型运营小白的视角来说一说两章内容阅读后的收获。
一、运营如何快速成长
本章内容干货满满,适合任何一个有快速成长需求的人阅读实践。
1.体验吸收
之前优秀案例分析大多来自于公众号文章及网络热点,没有主动挖掘的意识。体验产品,关注活动推送文案、配图、策略、用户互动情况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从用户角度去学习运营思路的路径。如果可以将研究内容形成一份体验报告,说不定在求职时也能成为一个加分项。
2.思考提问
想起来刚开始逛知乎的时候,内心活动基本是这样的:A答案说的好有道理,B的答题角度好新颖,C答案也没什么好反驳的……总结来说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所以很容易被他人说服。所以接下来打算采用对平日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结论提问并回答的训练方法,逐步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3.习惯养成
对于我这种极懒惰极被动的人,养成一个好习惯难度真的很大。总结原因主要有二:
1)养成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受益周期太长,即采铜提到过的“长半衰期事件”。比如大家都知道要想皮肤好,一定要保证在11点前睡觉,但是皮肤变好的周期太长,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没了早睡的动力;
2)保持坏习惯需要付出的代价太低。我小时候不爱刷牙,结果蛀牙严重只能换烤瓷牙,后来不仅自己认真刷牙而且会经常提醒室友。
所以于我而言,难以形成 habit loop 的原因出在了 reward 环节,还需探索更加有效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
二、认知运营
1.产品价值
我之前理解的运营还仅在拉新、留存、促活层面,并未思考过运营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手段把产品的价值传递给用户。我在实习期间,设计活动前并未研究过产品价值,最后的活动方案脱离了产品本身,这应该也是方案没通过的原因之一了。
2.差异化
很多求职攻略里都会提到要突出自己的优势,给面试官一个聘用你而不聘用其他人的理由,与书中产品的差异化是同一道理。试着把自己当作一款产品,打造差异化标签,“高效自学”、“时间管理”、“深度思考”等都是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