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篇一个学姐写的十年前的日照大学城,评论区很多人都心有触动,我也不例外。
很久之前就想记录我们仨在日照的故事,有太多太多珍贵的回忆,都不舍得忘掉。
我们仨是指我,曾老师和小神龙。
说起我们三个是如何聚到一起的故事,也不算复杂。
高一的时候我跟曾老师是同桌,她是我一直都很崇拜的那种人,酷酷的,见了谁都一副“老娘根本不稀得鸟你”的臭脸。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骨子里其实是那种不管经历多少不愉快都能舒展眉头过日子,特别努力的人,对每个懂她的人都真诚,对每件喜欢做的事都热忱,对每道变态的数学题都有耐心。
那时候小神龙是班长,我跟他还不怎么熟,只记得他学习蛮好,曾带着我们反抗过班主任某些不公正的决定,印象里归在“老实正直无趣没法玩”的那类人里。
高二之后分了文理,他俩去了理科班,只能在放假的时候联系联系。
黑色六月轰轰烈烈地过去,曾老师发挥正常,走本很轻松,小神龙一直没有消息,我也做好了上一个专科的准备。
没过多久曾老师就被第一志愿录取:曲师分校日照校区。
于是我在很多志愿学校当中把日职提到了第一位。
通知书下来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对这个城市一点都不了解,只知道有海,似乎还很穷。但是想到曾老师也在那儿,就觉得足够了。
临走那天晚上,小神龙突然给我发消息:明天偶遇吧。我懵了一会儿,问他是不是跟曾老师一个学校?他回我,哪能,考理综睡了半小时,只好跟你做校友了。
我说,你给我滚。
到了日照看到汽车站第一个感觉就是:果然穷。但又觉得,空气质量太好了吧,这天蓝的,简直甩了我家乡那个大烟囱几条街。
第一次去海边的时候,曾老师在军训,我只好跟小神龙还有几个舍友一块去。一行人又是上网查地图又是问路的,几经周折才来到灯塔广场。现在想起来,明明有32路直达万平口,却费了那么大劲舍近求远,好蠢。
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真正站在大海边,心里激动啊。舍友到现在还记得我当初扒了鞋就往海里冲的糗样,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次海边了,只是那种情愫,再也生不出来了。
大一的时候,每逢周五晚上我们仨通常是轮着请客去东升那条街上的“花椒树”、“小辣椒”、“爱上鱼”或者“成记小厨”消费一番,然后步行穿过曲师,从南门出去一路往东到奥林匹克公园。
那个地方晚上少有人去,就算去也是到室内游泳馆。其实往里走有大片大片海水形成的泻湖,晚上去海边太远不方便就可以约几个朋友步行到那儿,既锻炼身体,又能坐在湖边吹吹海风,好不惬意。
我们仨总也闲不住,没课的时候很少待在宿舍,在群里喊一声想出去浪一圈总能引起共鸣。
结果就是有些同学还没去过海边的时候,我们已经逛遍了森林公园,海曲公园,植物园,桃花岛,五莲山……
回想起来,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夏天的时候在周五没有课的下午租两辆电动车去灯塔玩一下午。傍晚从海边的市场上带几斤新鲜的红头鱼,再买几只大螃蟹,然后坐上十八路到大润发附近的如意菜馆加工。
每逢周五晚上老城区都是寸步难行,但是那家店老板做出来的红头鱼汤,还有老板娘泡的那壶茶,值得我们奔波。
如今曾老师去外市实习,小神龙也回家乡就业,我在日照准备专业证书考试。没有他们俩,大学城还是一样喧嚣,但我总觉得,少了好多东西。
我们终究会远行,要不断地跟熟悉的人事物说再见,未来的路还很长,走起来可能会很艰辛。但是每当回想起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往往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伴我前行。
在日照,我们走过很多的路,吃过很多的食物,认识了很多的人。
这座海滨小城,看着我们一步步走过来,从懵懂无知到镇定自若,从青涩到成熟,从青春的尾巴到步入社会。她什么都没做,却给了我们那么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