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放的开手的班级对于班主任来说,我认为她是有经验,有方法的。孩子们在没有你的监督下,仍能自觉守纪,自主学习,自我收获,那么你就是成功的“甩手掌柜”。
既然要成就一个“能脱手”的班级,那就必须要有制度,严谨适合的制度。第一周我其实已经讲解我的制度了,第二周第一天,我便印发好班级积分制度明细表,另外还张贴一份在公示栏中。
积分制度,分为两个部分,加分制和减分制。加分和减分简单包括: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卫生,作业,课堂,课后。当然为了突击性的检查的效果和突显处处有亮点,人人有优点,我还另外设置了班主任特殊奖励,看见任何孩子的良好行为,进步表现,我都不吝啬表扬,我一直坚信:合适的表扬远比批评更有效,更高效。
第一次全体见面的自我治班作风讲解,我就在ppt的最后强调,严格执行制度,奖罚分明。对于一个制度如果不加以定时反馈和讲评,那就是废制度,毫无实施价值。所以我的奖励是:最高得分组可以享受提前放学,免打扫卫生一周;最高得分个人获“免死金牌”一枚,此金牌是效仿表弟斯为班上的制度。惩罚就是:最低得分组推迟放学,大声读书15分钟;最低得分个人,锻炼身体10分钟,并进行一次违纪说明。
任何一个制度还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反思,反思学生的适用情况,反思学生的重视度,以及执行后的效果。于是我问到了最低得分组的组长,彭子怡。刚开始,她心情很低落,后来,居然坐在座位上哭起来,我立马跟她单独交流,了解情况。原来,她哭,不是因为自己组是最低组,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得个人最高分,而是因为她跟组内两个调皮男生商量好,让他们尽量不扣分,而她用上课多回答问题,作业优秀争取多加分,可是那两位男生并没有做好,没有遵守诺言,扣分较多,导致整体分数最低。还有一位男生事后说:我只要自己不是最低得分就行了,其他的我不管。她说她恨他们,恨他们不遵纪爱学,恨他们集体荣誉感不强,恨他们不守信用。这个女孩,其实很特殊,特殊在于,我开学之前刚得知她的故事:暑假,她的父亲在工地工作时不幸发生意外,永远离开了她。开学来我一直在偷偷的关注她,关注她的心理,她的行为。她还是脆弱的,是容易情绪低落的,也是好强的。 我需要更小心地处理和她有关的事情,更应该关注她的情绪变化,以及旁敲侧击从身边的学生多了解她。当然,经过这个事,我知道,孩子们是重视这个积分制度,能赢个孩子们的重视,那就好办,再细致完善,加以雕饰就行,我想这个制度应该可以继续持续下去。
根据第一周的适用期来看,中午午休不休息好,下午完全没精神,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我自己。所以中午午休,我得想个办法,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作业,放下手中的玩具,停息嘴里的唾沫。最终,我决定每天选一个“隐形”记录员,记录每天午休的情况,放学再总结反馈,目的是让他们不能徇私包庇,也让他们有点神秘感,同学们不知道那双眼睛在哪儿?也许到处都是眼睛。以前是固定一个人管理午休,我深思熟虑后,觉得对这个孩子不公平,因为这样她/他永远没有时间午休,也会让其他孩子只防着他,也许还会有其他我不愿发生的事情。
第二周结束了。等来了周五的总结,孩子们特别期待谁能获得免死金牌,谁又要宣读违纪说明;谁可以免卫生,谁又要读书一刻钟。经过记录元的统分,第七组最高得分,第四组最低得分,何汶颖个人得分最高,谭瑶慧得分最低。那么该惩该罚,愿赌服输。为什么是:愿赌?在正式的积分明细表定稿印发之前,我已经广为流传我的积分制度,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根据校情,班情,人情(况)适量增减完善,每位同学都写了两年来大家认为该制止的行为,该继续发扬的精神,常犯的错误,做得不足的地方,一直具备的优良品行,其实他们比我更了解这个班。他们的建议中肯,切实,有价值。综合了这46位孩子的建议,我才最终定稿积分制度。孩子们自己参与了制定制度,充当主人,自然也觉得这是制度,而不是强加的限制。
教育可能是春风润物,也可能是疾言厉色,还可能不按常理出牌。教育不是全能的,更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一种需要等待的艺术,一种需要智慧的艺术。春风抚慰的只是小草,而疾风锻打的则是大树。
任何孩子,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既需要春风润物,也需要疾言厉色,更得让他们摸不清你的底细,不知道你的底牌。而他们,却已牢牢地被你“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