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要怎样才能不被蒸发呢?
很简单,你把自己融入汪洋中,与无数的水滴一起,碰撞、交汇、融合,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滔天的骇浪,这便是“心外无物”。
公元1508年,大明帝国偏远的贵州布政司龙场驿,一个万山丛棘、蛇虺魍魉、蛊毒瘴疠的石洞中,有一具石棺,棺中一人正在梦中。此时,电闪雷鸣撕破了静谧的漫漫长夜,躺在石棺里的男子突然纵声长啸,这声长啸照破山河万朵,照亮万古长夜。“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理也!”,自此,一个震撼东方的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用致良知”来教化人民,把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心既理”,是树立人生理想,听从内心指引,遇事勇于担当。
悟道之路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要做圣人,为了验证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他瞪着竹子看了7天7夜,乃至咳血晕倒。从此,他发现了宋明理学的弊端;仅仅为了观察而去观察的“格物”,很可能成了走过场,摆了花架子,真理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太监刘瑾乱政之时,朝廷命官噤若寒蝉,无人敢上书之时,王阳明挺身而出,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奏书。但信件却在半途被刘瑾截获,他立马逮捕了王阳明,当众打五十大板,并打入锦衣卫的诏狱之中。王阳明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煎熬,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伤痕累累的王阳明,昏倒在大牢里,脑海中浮现出“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的故事,在生死关头,王阳明的内心升起了一股力量。他开始研究《周易》,思索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段狱中窘迫,痛苦的经历,为王阳明开启了心灵的蜕变之旅。
知行合一
龙场悟道、”致良知“之教、天泉证道,由此,王阳明完成了自己心学体系的构建。
知行合的第一步便是要领悟道理,改变习惯,付诸行动。第二步要沉浸在事物中,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第三步是在脑中推演行动的过程,在“心上学”,反复思考排除,寻找最佳方案,把握了人心,推演了结果,必然可以做到一招制敌。自己的心立起来了,别人的心在你面前就是纤尘毕现,无所遁形了。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人生终极的追求,是实现理想,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从龙场悟道开始,有人说王阳明的大彻大悟是禅宗的大彻大悟,但事实上两者是不一样的。禅宗的大彻大悟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消极避世,而王阳明的大彻大悟是一种主动担当。他虽贯通三教,但仍坚守儒家正宗。他的心学追求的是“知行合一”的真知灼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所谓的“工作即修行”就是王阳明“事上练”的实践篇。王阳明一介文人,南贛平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是把自己的大智慧运用在军事实践中,在兵不强,将不壮的情况下,屡见奇功,充分说明了他的“事上炼”之绝妙。
王阳明从小立志要做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开始他研习兵法,跨越父亲那座山,跨过理学那道坎,跨过宦官那个坑,跨过生死那道关,最终在龙场悟道。他在乱世中讲学,听从内心的声音。王阳明在去世之前回光返照,展眉一笑,淡淡地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在霞光万丈的江面上与世长辞。阳明先生伟大的灵魂和人生智慧,将永远诗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保佑着每一个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