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过来找我哭诉,打乱了我难得偷闲看个电影的计划。
“你说我这跟单身有什么区别?”
对于她言简意赅、直击要害的提问,我只能以笑笑回应。因为,在我看来,她的感情过于尴尬,令听者浑身不自在。
大众认知里的情侣联络,是以1天为截止单位的,而她的,是若干天。
小情侣间的关心互动是家常便饭,而她跟男友一年多以来各忙各的,似乎不见面的时间,根本想不起来自己还有另一半,而他俩并不是异地。
外出旅行通常是被人们认可的情侣感情检验方式,可如今,男友独自去旅行了,而她并未因旅行计划定下来初期被男友拒绝了同性的要求而表现出丝毫不爽。
每天的生活,如单身般自在、独立,却又在时间六十的同时,少了点儿什么。
“你们是什么时候培养起这种怪异相处模式的默契的?”我撇撇嘴问。
朋友喝了口水,翻了翻白眼儿,没有回答。而我明白,她可能压根在这段感情里就没有体验到正常情侣该有的感觉,“什么时候”这个提问核心对她这个状态而言,难度过高了。
“交个假男友,感觉如何?”我打趣到。
朋友轻叹了一口气,瞄了一眼旁边不远处你侬我侬散发出强烈荷尔蒙的青年小情侣,幽幽的说出了这一年多以来她心理并不正常的心态变化。
起初,还是有激情与期冀的,但是男友不认真的态度令朋友倍感不爽,但又觉得如今在一起就一定要结婚的想法过于幼稚,索性就这么淡着处,“人嘛,随着相处自然会改的”,这是朋友那时候的原话。
过了三个多月,什么节日、纪念日的小情趣都没有,朋友越来越觉得这段感情如鸡肋一般,当不当正不正的卡着。尝试过与男友沟通,却在男友“这么大岁数了能不能成熟点儿”的话重重的怼出内伤。
平时会不定时见面,却不主动过问对方的生活,主动倾诉的情况另算。不关心也不表达想念,更多的相处内容是以具体事件讨论为主。就这么处着处着居然也有了一年多了。在一座城市的时候,两个人也就还可以凑合着过,如今男友去实施说走就走的旅行计划了,朋友在平均1天半时间一次视频简聊的联络模式中,越来越觉得无趣。“你说,是不是老夫老妻了?可是我俩压根没转型,直接就老了”。
打断了她趋向于煽情方向的叙述,我直截了当的问,“你不觉得这种相处对你而言是一种消耗吗?”
---------------------------------------------------------------
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存在一种非正常形态却又不是PY的恋爱关系,如朋友所遭遇的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我们需要仔细想想,真的弃之可惜吗?占据着情侣的位置,却不履行情侣该有的责任。如果双方之间的相处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情感,那这段经历跟过渡消耗自己有什么区别?
于朋友而言,花费了时间却未能获得应有的情感需求满足;而于她的男友而言,或许是异类,亦或许是有一些不需要明说的原因吧。
经常会有人纠结,恋爱是谈着,却没有该有的样子。既然你都自己得出“没有该有的样子”这么正确的结论了,为什么就没有勇气停止这种自我消耗呢?
无论男女,时间都很宝贵,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虽然在你来我往的感情交往中,达到平等很难,但也尽量避开这种都不怎么付出的尴尬吧。这种相处,实打实地逼出了尴尬症。
说实话,我真的不相信会有从开始到结束都寡淡的如一杯清水一样的恋爱模式,激情的缺失,对于恋爱关系而言,是病,得治,如果治不了,就把假的他(她)扔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