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被无数公众号推送,和之前父亲微博寻找拉黑自己,带走300万的18岁女儿的新闻一样,很快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推倒了风口。我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高点去评价其中任何一方,但是作为与父母相处也存在诸多问题的我,很开心之前被太多道德绑架必须如此的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
我五个月的时候,因为重男轻女问题被父母放在外婆家寄养,6岁回到自己家上学,整个环境都是陌生的,现在还记得自己饿,但是不敢向任何人提起的恐惧,那种感觉至今都很清晰。我的父亲是极度专制的人,最简单的例子是我上小学时,告诉他德州的普通话是dé州,父亲说是děi州,不允许我读正确的,一旦你争辩,他直接说只要他说的所有都是对的。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皇帝,整个求学生涯我都陷入一种深深的恐惧,很担心因为自己的一件事,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表情触怒了他,我就会失去求学的机会。每次交学费,都一定要挨到最后一个,老师几次三番点名。母亲很胆小,不具有任何的发言权。
现在我年近而立,但是这种关系并没有因为我经济独立或者在大城市工作距离的疏远而改变,就在前两天我因为压力过大,他再一次向我说村子里的人如何吹嘘我在北京的发迹时,我有些疲惫地说了句我也只不过是每天努力工作,争取自己所得。事实上我在北京工作扣除五险一金,税,只是拿到五千多,不需要付房租,暂住单位宿舍。他立刻挂掉电话,我已经预料到又一场歇斯底里即将上演,果然他告诉我的母亲、姐妹,我不想赡养他,忘本,开始喝酒、不吃饭、哭泣,像每一次一样我依然战战兢兢地电话道歉,只是有种身在事外,看自己演戏的感觉。我的姐妹也一样,每次都会忽然在群里问,我刚才对爸爸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会生气吧?每次看到都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为什么没有“拉黑”父母?
1. 我理解他们生而为人的艰辛与无奈。他们的日常本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无限克扣自己。
2. 小时候,农村的标语墙上写了很多简单粗暴的宣传语,“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尽管这些标语本身也值得研究,但是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环境下,这样的标语也给了我莫名的力量。但是父母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极少的教育很难让他们接受男女平等的观念,就像父亲每次生气都还会抱怨没有儿子一样。我特别痛恨这种思想,但是也理解他。
3. 在感觉人格受到极大侵犯的同时,有没有产生过北大男生的想法,当然有。但是做不到,我不能完全否认自己的胆小,或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顾虑到其他人的看法,但更多的我会考虑到将一个柔软的需要一切保护的婴儿抚养长大里流失的岁月,这些岁月里有无数琐碎事情的料理,其间的辛劳足以压下我的委屈,很希望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身体和心里都能愉悦,我不妄然说自己是爱,只能说如果我“拉黑”了他们,我自己过不去内心的责问。
4. 但是我看到这样的新闻引起的反应是开心的,我从来不认为父母子女存在怎样理所当然的占有,很希望看到在我们都崇尚一种美好道德的前提下,允许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毕竟还有更多的年轻人要为人父母。我因为这样的父母子女关系,自己很害怕去经历另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像张爱玲害怕自己成为母亲一样的人一样。对这一类事情父母子女都能跳出事件思考一下自己,如果过去已经很难改变,未来当你拿起权力的魔杖,学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