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山
量子魔鬼
量子论告诉我们,物体能量的发射是一份一份的,它有一个最小的单位,而且,也不是连续的往外发射能量。这说明真实的世界是不连续的,也就是离散的,连续性的美好蓝图,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
在1900年,普朗克鼓起了最大的勇气,作出了量子的革命性假设,但随后他便为这个离经叛道的思想而深深困扰。因为根据这个假设,能量是不连续的,而且麦克斯韦理论也会受到质疑,这个结论让他大为吃惊和犹豫,不敢果断的支持量子论。
普朗克就像是童话里的那个渔夫,他亲手把魔鬼从封印的瓶子里放了出来,自己却反而被这个魔鬼吓了个半死。
不过普朗克的保守态度也并不是偶然的,实在是量子的思想太惊人,太过于革命。从量子论的成长历史来看,有着这样一个怪圈,科学巨人们参与了推动它的工作,却终于因为不能接受他惊世骇俗的解释,而纷纷站到了保守的一方去,在这个名单上,除了普朗克,更有爱因斯坦,德布罗意,乃至薛定谔等伟大的物理学家。
光电效应
普朗克量子假设的提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直到爱因斯坦将其运用到光电效应上,才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效果。
赫兹通过电磁波试验,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但他同时也发现,一旦有光照射在接收器的缺口上,那么接收器两端的电火花便出现的容易一些。但赫兹并未对其深究,因为在那个伟大的年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后来人们发现:当光照射到金属上的时候,会从它的表面打出电子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光电效应。
但光电效应也让科学家大为困惑,因为对于特定的金属能不能打出电子,是由光的频率说了算,而打出多少电子则光的强度说了算,这和我们的常识是不符合的。我们的常识是:光的强度越高,打出的电子应该越多才对。
1905年在瑞士的伯尔尼专利局,一万二十六岁的小公务员,三等技师职称,留着一头乱蓬蓬头发的年轻人,把他的眼光在光电效应的问题上停留了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发现,根据普朗克的公式:E=hv,提高频率不正是提高单个量子的能量E吗?而更高能量的电子不正好能够打击出更高能量的电子吗?另一方面提高光的强度只是增加量子的数量罢了,所以相应的结果自然是打击出更多数量的电子。
爱因斯坦说:根据这种假设,从一点所发出的光线在不断扩大的空间中传播时,它的能量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一些数目有限的局限于空间中某个地点的能量值所组成的。这些能量子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只能整份的被吸收或发射。
组成光的能量的这种最小的基本单位,爱因斯坦后来把它们叫做光量子。一直到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刘易斯才把它换成了今天常用的名词,叫做光子。
于是,在一瞬间,闪电划破了夜空,属于量子论的一个全新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