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品质。那么我们教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呢?
我们必须做到如《指南》所说的那样: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一、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自主发展的氛围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氛围,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而快乐的游戏易于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在我们的幼儿园里,随处可见为孩子们精心创设、量身定做的环境。瞧:美工区里有幼儿可以自己快乐完成的手工作品;科学区里幼儿可以快乐地探索科学奥秘;表演区里幼儿可以自己随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语言区里幼儿可以快乐地编织出动人的童话故事……在这些充满童趣、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尊重、温暖、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主题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科学区,某月份的目标是通过操作初步了解感受弹性物品的特性、用途,提供的材料有拉力器、弹簧秤、橡皮筋、小皮球、海绵块、手表带、袜子、带弹性的衣服,松紧带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角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路线曲折复杂,难度较大的走“迷宫”,而能力稍差的幼儿就选择稍微容易些,难度相对小些的“迷宫”;还有就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如美工区中的压花图案、拓印,自然角中的自制浇花器等等。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為的空間,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又使大部分幼兒都能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幼儿游戏的技巧和技能就越丰富,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首先是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如“拍皮球”、“给皮球打气”等为了解弹性物体的特性提供生活经验;其次,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游戏需要的材料,如让幼儿自己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符号等。此外,由于幼儿长期所获得的知识印象大多数是无意识中记住的,并且在游戏中无意记忆效果高于单纯地完成任务的有意记忆,所以幼儿对自己直接感知过的具体事物比较容易记住。在区域活动中,当出现一个新内容时,我们完全不作讲解,让幼儿在新奇心的驱使下,摆弄新事物,以其原有的能力水平,获得属于各自的感知与经验。由于迁移因素的影响,在新的游戏中,这些来自于幼儿本身的发现与心得,是最具引发和触类旁通作用的,幼儿在新操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已经熟悉与掌握的各种操作技能综合联系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这时的认知活动完全体现了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区域活动相较于我国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以自由性、自主性、指导的间接性和个性化为基本特征,它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依据,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以及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在教育活动场地内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并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具体的活动规则,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幼儿在区域中常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操作、探索和学习。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以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区域活动强调了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协调、自由交往,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适时地帮助与指导,促进幼儿独立性与创造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的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正如《纲要》所说: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直接接触、了解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机会,孩子们也能更多的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认识到并尊重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的、主动的活动。无论是材料的准备,还是活动的指导。都应为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准备的环境、材料,必须通过教师的作用,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让幼儿操作学习时,教师只停留在提供材料上还是不够的,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但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联想,要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1、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经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重新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针对区域活动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及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的原则,尽可能让幼儿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为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但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等,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发散幼儿的思维、引起幼儿的联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并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但特殊情况下教师需有特定的指导,如,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过激的行为,求助,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进行制止或指导。
3、积极的评价与自发交流。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儿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是积极采用纵向评价使幼儿每次活动后都有一种成功感。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交流,通过自发交流,让幼儿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如在学下象棋时,幼儿边玩边感知,当他们得到一些有关走棋的路线经验后,我们就让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发现,“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绍?”“要擒住老将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等,再谈谈“是怎么利用炮的?”“你是怎么想的?”等,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引导幼儿归纳概括象棋的经典出法,最后以“你还想怎么玩?”等设问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设法引起幼儿的活动动机,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的区域活动更好地为幼儿自主性发展服务,仍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