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与shantam在群内讨论,他说我的观点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很相似,推荐我看看。于是趁着这次出行的机会,在高铁上看完了此书。书以哲人与年青人的对话形式展开,通过五个晚上的对话,揭示幸福真谛。书中观点看似“惊世骇俗”,却又丝丝入理。故摘录之,以供后记。
我的的不幸来自那里?是过往的经历、创伤?还是时代的环境造就?是否无法改变自已不幸的命运,永远都只能被无法改变的过去或是环境而束缚?
答案是否定的。阿德勒认为:
我们现的所感受到的“不幸”,是由我们自已亲手选择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影响。生活方式不是由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已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自行选择。而我们不能改变,是因为自已下不了“改变的决心”。
这话可太不中听了。明明可以把现在的不幸推到过去的经历,明明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别人和环境,为什么我要承担起这么大的“改变”责任了?
阿得勒进一步解释说: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解释都是主观的。
比如一个155身高的男子,按通常的社会解释会认为这是一项足以自卑的事。但如果转变一下观点,为155身高赋予不一样价值的话,会发现:个子矮小的男子可以让周围人更没有警惕心理,从而营造更多的人缘的也说不定。
既然我们活在主观的世界里,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那我们自然可以转换对待“不幸”的观点,重新选择自已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上生存的我们,很大一部分的“不幸”,来自于比较。儿时,与班级同学比成绩;工作时比业绩;成家后,又开始比拼下一代。在不断的比较中,我们“痛而快乐”。但这样的比较是否有必要呢?
阿得勒认为: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当我们在开始"竞争",对周围人都抱着“竞争”心理时,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及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那每一个敌人的成功,都是我的失败。但如果我们能转变自已的主观解释,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你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那为什么我们依然无法改变自已的主观解释,始终觉得活在束缚中,而无法获得自由的生活?阿得勒提到,那是因为: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在“不得不”这一层面上的确是感觉被束缚,不自由。他进一步提到: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是自已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只需要考虑一下: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感到不幸,那受损伤的是环境,他人,还是自已?如果因为这样的选择而伤害到了自已,那么“改变”是否是我自已的责任?
那现在我想要一种自由的生活,怎样才能得到自由的生活呢?阿得勒提出:“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
他进一步解释到:
不想被人讨厌,是人本能性的的欲望和冲动。那么按着自已的本能去生活,像自斜坡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我没有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已往上推的态度。
回到现实的层面,我们都能理解,我们是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的。当我们试图在这么去做时,正是响应了自已原本的本能需求,而束缚了自已。真正的自由,恰恰是不害怕被人讨厌,而勇敢做自已的姿态。
事实上,当我们在“拼命寻求认可”时,看似我们在关心别人,但实际上眼中只有自已。因为我们需要别人的认可而满足自已的欲望。这样的想法恰恰是阻碍了我们的幸福。我们想让世界围着我们转,但我们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要真正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应当意识到:在世界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平等而不同的,我们需要的是在个体间建立起横向的联系。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评价别人,而是鼓励别人。而你自身也能从这样的鼓励中获得价值。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才有价值,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已。人们想要喜欢自已,想要感觉自已有价值,为此就想拥有“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而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被他人认可。而一旦成为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他的愿望来过人生。这是手段和最终目的的颠倒。
人生不是一条线,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足够。
对于人生来说,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从”此时此刻”开始,给自已的人生赋予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