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朱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和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作了深入的阐述 。
通过阅读,我得到了什么?(暂时抛开西方诗歌部分,单从中国诗歌的角度,)
1. 了解了诗歌从《诗经》到赋到古体诗到律诗的自然发展过程,不同时代的诗歌有不同的内在和外在形式和特点:情趣,意象、节奏。
2. 我们为什么和诗人看到的世界不同?因为诗人可以创造诗境,诗境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知觉,“悟”,即从杂乱无章的直觉中见出事物的意象;二是意象恰能表现一种情趣,即移情作用。
2. 情趣及意象契合的关系,决定了诗的境界。同物之境与超物之境各有胜境,不易以一概论优劣。
3. 同物之境起于移情作用,中国诗在魏晋以前,移情之实例极不易寻,到魏晋以后,它才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词和律诗中。同物之境不是古诗的特色,同物之境日多,诗便从浑厚晶趋尖新。
4. “同物之境”是和歌咏自然的诗一齐起来的。诗发展到以自然本身为吟咏对象,到有“同物之境”,实是一种大解放,我们不必因其“不古”而轻视。我个人就偏好这种同物之境。
5. 诗宜从情趣与意象的配合关系去研究,唐人的诗和五代及宋人的词尤其宜于从情趣意象配合的观点去研究。
6. 从情趣与意象的配合看,中国古诗的演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因情生景或因情生文,第二步是情景吻合,情文并茂,第三步是因情生景或因情生情。
这种演进阶段虽然不能按时代划分,但是如果按时代大略分,可是说:
汉魏以前是第一步,比如《国风》,在自然界所取之意象仅如人物故事画以山水为背景,只是一种陪衬;比如《诗经》只用意象作引子
汉魏时代是第二步:《古诗十九首》及曹氏父子兄弟的作品中意象与情趣常达到混化无迹之妙,到陶渊明手里,情景的吻合可算登峰造极;汉魏诗篇常在篇中或篇末插入意象来烘托情趣;
六朝是第三步:自然景物的描绘从陪衬地位抬到主要地位,如山水画在图画中自成一大宗派一样,后来便趋于艳丽一途了。
7. 节奏在诗歌中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时期的诗歌的节奏也不想同,从受制于外在音乐的节奏到发展出自身的文字节奏。顿、四声、韵。
8. 了解了律诗的演变过程。
9. 读诗也是一个创造诗境的过程。
10. 读一个人的诗要去了解他的人格、情感和经历。
最后我们不妨看看先生这本《诗论》是如何诞生的。
朱先生在写完《文艺心理学》(这本书也是先生融贯中西的经典之作)之后,他想对“诗”作一个理论的探讨。在欧州时草成纲要。一九三三年回过后在北大任教。胡适看过《诗论》的草稿后,邀请他在中文系进了一年,后又在武大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每次演讲时,都把原稿在加修改一番。到1942年时陈通伯先生和几位朋友编一文艺丛书,收纳此书,因此这本书就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