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不是来源于妥协,核心是创造力。但基础是双方愿意。一起来创造,协同达成更好的选择。
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创造”
1、标准化可复制,模块化。
2、看到自己,主人翁何在?是情绪还是你自己?你做的事很多不是你想做的,是情绪引发出来的。主人翁是指自我判断。
3、“无良症”典型表现是做什么事都认为是别人不对,这个世界没办法,只能这么做。其实,一个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4、尊严感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弱者才追求公平、面子、报复。经常要提醒自己此刻是我的选择吗?是为了面子还是因为情绪?如果多问几个问题,很难被人激怒。
5、
一、什么是第3选择
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会产生两种选择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者反对;诸如此类。
这两种选择的思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讨好别人或者教育别人。
为什么不试试第3选择?我们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
比如:一位母亲听说孩子的音乐课取消了,她怒气冲冲地找到老师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说原因是政府要求提高阅读和数学的时间。她本想抨击政府,但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肯定有办法让孩子们同时学习音乐和基础课。老师眨了眨眼睛说:当然,音乐包含着数学思维。于是,爱好音乐的家长和一个愿意研究的老师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通过音乐讲授基础课的课程。这就是一个第3选择。
二、协同思维模式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一
我看到自己。将自己看作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听起来很容易,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常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思维模式二
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对对方下了定义。“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官僚”,“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思维模式三
我找到你。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思维模式四
我和你协同。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
询问
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界定
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
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创造
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达成
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
由内而外创造第3选择的20个建议
1.不骄傲自满,放下自己总是正确的想法。
2.学会说“对不起”。
3.快速宽恕被轻视的感觉。你可以选择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觉被冒犯到,那么就别理会这种感觉。
4.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诺,从小承诺开始。
5.顺其自然,继续远行。
6.广泛阅读。
7.每天尽量去锻炼身体。
8.保持充足的睡眠。
9.研读鼓舞人心或者神圣的作品。
10.给自己一些时间,安静地去思考。
11.对身边的人表达爱和谢意。
12.合理地运用你的双耳和嘴巴。
13.学会用时间、真心、宽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
14.不要去与别人比较。
15.心存感激,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16.秉着无尽的热情去为他人发现和创造伟大的胜利。
17.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可以先休息一下。
18.如果真没办法达成协同,请记住在某些情况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选择。
19.当涉及他人的应变能力、缺点和优点时,你要一笑而过。
20.永远不要忽视第3选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