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
学校布置了作文《吹泡泡》。在家长群里看到这个作业,我暗自松了一口气,这篇没问题。小朋友有过吹泡泡的经历,以前还自制过泡泡水。
回家问道,今天的作文好不好写。不料,小朋友说:“没头绪。”
“怎么没头绪呢?”,我问道:“你在公园里玩过泡泡,还跟小伙伴一起追逐着把每个泡泡拍破,而且我们还一起制作过泡泡水呢。”
“是啊”,小朋友答道:“洗洁精加完胶水和白糖,就没什么可以写了。”
原来,正在为400字犯愁呢。
吹泡泡是一件平常的小事,视角如果锁定在“制作的过程”,很容易陷入流水账,写起来兴味索然。
法国大作家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
我们可以用什么新的眼睛,来看“吹泡泡”,发现更多的内容?
2、不同视角看“吹泡泡”
戏剧视角,有冲突
用洗洁精制作泡泡水,未成型就破了;增加洗洁精浓度,还是破;为什么电视上的泡泡造型自如,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科学视角,有技术
泡泡易破,是因为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加胶水和糖可增加粘稠,防止蒸发。
小泡泡背后,藏着这么多小秘密。为什么会五彩斑斓,为什么会随风飘荡?
人文视角,有温情
爸爸放下了手机,和我一起制泡泡水、吹大泡泡。
哲理视角,有道理
简单的泡泡,不简单。
价值观视角,有品性
制作泡泡水,也需要工匠精神。
情感视角,有情怀
“哥吹的不是泡泡,是寂寞”
“爱情就像泡泡,虽然五彩斑斓,可是容易破碎”
每一个视角,就像一扇窗,带来新的视界。
3、如何开启发现之旅?
采铜老师在《精进2》提到: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视角是固定唯一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个面,在这种注视下,多面体坍缩成一个平面。由此,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信息是残缺,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事物多面,若是视角惟一,则只能看到一个面。
那么如何打开不同的视角,开启发现之旅呢?
(1)穿透表象的迷雾
表象是本质的投影,是三观的载体,是方法论的沉淀,是原则的融合,是情感的呈现。
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小王子》说,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
穿透表象,你可以有更多的视角看到“看不见的”。
穿透“吹泡泡”,看到科学、人文、哲理、三观,穿透“不用排队”,看到了科技的进步;穿透“月球背后的五星红旗”,看到了祖国的崛起……
你要做的,就是对着表象,问几个为什么,去究其原理;问几个怎么做,去究其解决方案;问几个是什么,去究其本质。
(2)跳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会遮蔽视角。比如“70后”、“80后”、“90后”的称谓,就强势限定了你怎么看这一代人;“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也蒙蔽了你用其他视角去观看他们;更有“女博士”、“女司机”、“女强人”刻板地涂上了歧视的色彩。
采铜老师说,“刻板印象本质上就是拿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人,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偏颇的。”
跳出刻板印象,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人,你会发现,90后也有拼命三郎,富二代也有勤勉奋进的,女强人也有温柔的一面。
对于一件小事,你也要跳出刻板印象,小事并非没什么可写,并非不值得写。当小事遇到了不同的视角,就打开了新天地。
(3)“每次作一意而求之”
事物多面,不可只看一面,也不能一次多面。若是多方面一锅炖,那会导致“我的心太乱”。
苏东坡读《汉书》时,用的是八面玲珑法,每读一遍只盯一个主题(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等中的一个),其他主题全部屏蔽。若读一遍就想把所有的主题全部吃透,最终会发现,什么都吃不透。
写作同理。视角有很多个,每次专攻一个,去详尽思考、检索、分析,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就像文笔,决定文笔好坏与否,底层有好几个方面,画面感、重重、简单、结构、吸引力、视角……企图一文毕之,不但讲清楚、还会陷入混乱。因为每一个方面的作用、攻效,原理,方法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只能取一方向,抽丝剥茧,比如本文单论视角。
4、总结
人、事、物是个多面体,若视角惟一,容易导致获得的信息是残缺,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
开启发现之旅,需要穿透表象,深入底层;需要跳出刻板印象,脱离视角遮蔽;需要作一意而一一求之,避免一锅炖。
参考资料
采铜《精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