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完成,又跟大家一起啃完一本大部头,很满足。
不过,今次用“啃”似乎就有些不合适了。大是确实很大一本,但内容读来并不生涩,并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去“啃”。上一篇里就已经提到,这本书虽是教材,但可读性颇强。没有动不动就堆砌专业术语绕弯子,反而事例翔实,概念解释清晰,于是后半程阅读时心态就放松了很多。
但,浅显不代表浅薄。
事例很熟悉,故事好理解,可在读者内心掀起的波澜也是巨大的。正因为写的似乎都是熟悉的身边事,所以它们背后隐藏的含义与规律才更让人震动。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环境如此深刻的影响——那些我们自以为的置身事外,或许恰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那些我们想当然的道义所在,却往往在现实面前莫名失灵;那些我们不理解的恶意态度,也可以从我们所处环境求得答案。
所谓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组成的。但当人聚合成群到一定规模,个人就变得既是个人,又不仅仅是个人了。于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整个群体的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命题。
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我我们的可能性。”——萨特
书中内容介绍清楚,资料详备,却仍让人有走马观花之感。
虽然作者用四编十六章,每章还有细分为几小结,基本概括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问题。但,仍然只是概括。毕竟该学科的牵涉面太广,研究素材太多,于是研究成果也多。这还是已经能够说清楚的。另外还有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未一一展现。
这是自己看教材的局限,如果能参考一些专著进行辅助阅读当然更好。
除此之外,阅读中还有另一个让人关心的问题。
书中的重点是讲解现象,归纳原因,让人能很好地知其然,以及了解其所以然。但该学科既然涉及到的是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层面,就会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也就是,不仅仅要知道问题所在,还应该要知道解决之法。
所以每次看到那些自己熟悉的、甚至自身也存在的问题时,都会很想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纠正才好啊。
这块内容书中也有涉及,每个大的问题的最后部分,都有提出解决的建议。但篇幅所限——是的,居然是篇幅所限——只给出了几点原则方向,说得并不透彻。
比如,关于偏见,书中对其产生的根源和后果有很详尽的解释,但却没有太多减少偏见的具体方法,实在遗憾。还有,关于伤害他人,关于冲突,这些都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书中倒是有给出解决建议,比如借助文化的力量,比如加强沟通和合作等,但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留下的空白,还需要读者自己再多多琢磨,以求解决之道啊。
不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认识问题有三个层面:what,how,why。大白话来说就是:咋回事,咋整的,为啥啊。问题的核心是why,明白了为什么,上表两层的解决就会更准确有效。
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都是以表层现象为出发点,如果从这个方向寻求解决的方法,可以,但问题很可能不能根治,因为认识并未触及深里。可如果在了解了现象产生的根源后,再来思考方法,就事半功倍了。
因此,虽然该书并未大篇幅详讲方法,但学习一下现象及原因也是有用的。至少现在能想出的解决方法,会比以往的更有效。
最后一点,想说说书中多处提到一部电影——《十二怒汉》。该片真乃神片也,几乎就是一个“个体于群体中存在的N种可能”的现实缩影。
以前就很喜欢这部电影,看过两遍。第一遍时觉得电影手法娴熟、节奏把握到位,是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第二遍时刚巧翻过几本心理学的书,于是试着从人物角度进行了分析,当时也写得认真,但现在看来还是浅了啊。就自己还能回忆起的细节而言,就能想到很多可挖掘的点来,比如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比如从众与服从,比如说服,比如少数派影响,等等。
看,学习一点社会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学会更深入地分析问题。至少下次写各种评论时,唰唰丢一堆专业术语出去,感觉逼格也会提升不少呢。
顺便把那篇影评又找出来看看,下附:
“我坚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借批判性思维来限制直觉思维,用理解来揭穿幻象,以同情避免不客观的审判。”作者迈尔斯如是说。
而阅读一本能让我们产生思考的书,能扩展我们的思维视野。“一旦思维得到扩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本狭小的领域了。”这是读书人的幸福与追求。
愿你也能且读且思,精神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