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少年说》视频在网上炒做的热火朝天,一位姓付的男孩控诉自己的妈妈将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变成了家务实践作业。每天写完作业,他要刷碗、擦地、摘菜...…还在妈妈的逼迫下,学会了做饭。
然而面对儿子的“不做家务申请”,妈妈却微笑着给出了答案:“不可以!”主持人问到“为什么?”妈妈说:“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长大了,你必须承担。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的能力,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会培养你的感恩之心,会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完了又举例进行了现身教育:妈妈那时候身体不好,一直到你10岁的时候,妈妈都没有擦过地,因为爸爸有担当,他做家务,还有你姥姥生病的时候,爸爸24小时在医院照顾姥姥,所有这一切,都让妈妈特别感动,所以我嫁给你爸爸没有后悔。我希望你将来找到另一半的时候,她也会在大家面前说,我没有后悔嫁给你。将来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娇万宠的孩子,她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跟你受委屈呢?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呢?她也要工作,也要学习,还要带孩子,你现在做家务,就会有责任感,将来会对你的家人承担责任,这就是妈妈现在让你做家务的初衷和目的。”话音刚落,台上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纷纷夸赞这位妈妈的三观简直太正!可谓是好婆婆的典范!
我相信但凡看到这个视频的人也一样为这位妈妈点赞。
其实,孩子最爱劳动的时间是2--10岁。大家有没有记得,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模仿大人干活。大人扫地他要扫,大人做饭他要做,大人洗衣服他更是洗的“有模有样”。
孩子小时候干活是出于好奇,是劳动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满足孩子的模仿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比如在家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定期喂小鱼,定期给花浇水,每天吃完饭收碗擦桌子等等。时间长了,孩子在家里自然就觉得这些事是他必须干的。那怕孩子忘了,经家长提醒让也要让孩子做好。慢慢的孩子在家做家务的责任感就由萌芽期转化为自觉行动,等到一定时期,孩子自然就形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然而身边的很多父母却不是这样的,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学大人样“做家务”简直就是在捣乱,既浪费了时间,又干扰了自己做事的进度。有甚者还会脱口而出“去去去,你会做啥家务,等你长大再做.......”殊不知,孩子小时候想做而家长不让做,长大了天经地义的就不会做家务。因为任何一种技能的习得都必须经过重复训练才能形成。小时候孩子想做家长不让做,所有事情都包办代替。长大了家长让孩子去做,但孩子没有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又说现在孩子都是享受型、啃老族......
这种一边包办一边亲手宠坏,又一边抱怨孩子的家长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独生的孩子被包围在“6+1”圈中,所有的家务大人去做,哪有孩子做的份。长此以往孩子便没了做家务的意识,等到长大自然没有做家务的习惯。
所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从小时候做起。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5岁女儿的妈妈不幸患了癌症,知道自己只有五年存活的时间。她不忍心丢下可怜的女儿撒手人寰。于是决定在女儿五岁生日时,送女儿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这个特殊的礼物不是女孩梦想的公主裙,也不是生动可爱的芭比娃娃,而是一个围裙。从那以后,她就教女儿扫地,摘菜,洗碗。等大一点就教女儿做饭,洗衣。慢慢的随年龄增长,女儿在家烧火做饭、洗衣扫地无所不能。
就在女儿十岁那年,母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她进了福利院。在福利院她除了学习,还经常主动帮福利院的阿姨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女孩的举动得到很多的称赞和赞助。后来她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她还兼职做几份工作。女孩凭着丰富的社会阅历毕业后在外企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没几年经过她的努力,成了某部门主管。当有人问起她成功地秘诀是什么,她说“是妈妈教会我做家务,让我学会了生存,学会了责任担当。”
这个故事肯定会给人许多启示----学会做家务,对孩子终生受益。
劳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时伴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密不可分。从小放手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其实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负最大的责任。
那么,不防利用这个暑假,放手让孩子在家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