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片断一。 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举个例子: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通过这个段子,是锻炼大家的觉察能力,从情绪的角度去觉察自己,觉察他人。认识情绪和自身的关系 ,正面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期待得到了满足,而负面情绪是因为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当情绪产生后,不被情绪绑架,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去指责抱怨,当你真的了解到了自己的期待的时候,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改变。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何完成今天的作业呢?觉察的三步:首先捕捉认识自身的情绪,然后开始自我觉察,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实?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按事实,感受,是因为~。这个格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段子,只要求写出A1,当然,能写出A2更好。
A1拆为己用
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只是她冰山露出水面的很小的一部分,冰山的下面隐藏着他的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我们往往关注到了他的行为和语言,是否刺激了我,迅速产生情绪。实际上没有看到他行为语言背后的原因。
孩子目前处于九岁的年龄阶段,虽然亲子关系蛮好,但他嘴巴上往往会说出一些让我感觉比较受伤的话。比如:妈妈是个坏蛋,没有妈妈就好了,连送他的小机器人,他也要翻译成说妈妈的话给我听。面对他的这些语言我是很受伤,会跟他说:我对你这么好,你还这样说我,那我真的就成一个坏妈妈吧!
显然我进行了暴力沟通,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情绪里又回给了孩子。他的需求与情绪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回应,也没有从我这里习得正确的沟通模式。沟通真得是蛮难的一件事情,一个好好的沟通,往往不快而终……
其实能静下来想想他这些话都不是真心话,他非常的爱,我冷静的时候问他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是一个好妈妈。所以他这样说,我有三种理解,一或许在跟我玩,随性的。二是觉得某些方面我可能不了解他的需求,违背了他的意愿,让他感觉不舒服。所以它有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第三呢是因为最近出差比较多,跟他相处时间非常少,他这样说其实是表达的,给我提意见,引起我的注意。当明白了这些原因,以后尝试做出A2:
当孩子的这些语言发生时,自己不要往心里面去,不要去看他的语言文字,而要去通过交流和观察,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渴望。如果是在玩耍,我就会说:虽然有一个坏妈妈但是却有一个好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往往会会心的一笑;第二种情况的话我觉得我就要倾听他的心声知道和尊重他的想法,由他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活,这样自己我只需要去支持他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觉得他的希望没需要没有被看见;第三种情况的话我觉得尽可能要有固定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一些特殊的重要的时刻一定要在,其次的话呢就是提高陪伴的质量在一起的时候呢,陪伴他的质量高一些同时的话,我觉得如果实在不能陪伴左右要通过打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让我们每天有适度的有一些沟通。这就是我想到了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去实践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