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几天还在疯狂赶作业的自己,现在居然得闲来写这篇文章,仍然心有余悸。有人说“忙”是心灵的死亡,我们每天都在忙,时间也过得飞快,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是否“忙”得有意义。
有人曾粗略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人,时间分配大致这样:睡觉21年、工作14年、个人卫生14年、吃饭6年、开会3年、打电话2年、找东西1年……我们总是说来日方长(猴年马月都来了!),其实自己能真正掌控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所以当我们开始对时间充满紧张感时,才会有想要去更好地把握时间的想法。只是,从何做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缺乏明确的目标,一天忙到晚而劳而无功;有些人习惯拖延,总把事情拖到最后关头才做,结果所有事情堆在一起,忙得焦头烂额;还有些人随意散漫,凡事有求必应从不拒绝,而且什么应酬都参加,结果自己的事情却无法完成……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必须完成的事情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会被自己耽误过去。事情一多,人就容易烦躁,所有的事情堆在一起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自暴自弃。而无法将时间运用得恰到好处,烦恼和紧张就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如何将时间科学分配呢?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
高效的人则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这样做事就条理清晰,不会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第一象限:这一类的事情具有时间的紧迫性和影响的重大性,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马上处理优先解决。
第二象限:这一类事情很紧急但并不重要,因此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附和别人期望的事、打麻将三缺一等事件都并不重要。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为它紧急,就会占据人们的很多宝贵时间。一般情况下能不做就不做,或者和他人一起分担。
第三象限: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它具有重大的影响,一般是分解任务、制定计划,在规定期限内一步一步完成。
第四象限:这一类事情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和任何的重要性,这种事件与时间的结合对有志向而且勤奋的人来说纯粹是在扼杀时间、浪费生命。(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做些无用的事也并不见得是不好的,不过最好是在得闲的时候。)
所以,按照科维的“四象限法则”,我们对自己的事情有了一个“轻重缓急”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一个紧迫性、重要性优化的方案。简单来说,安排一项任务之前不如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件事重不重要(值不值得?)?第二,这件事紧不紧迫(马上做?)?
但是,很多人即使制定好了日程表,也知道哪些事情紧迫(重要),但依旧无法按时完成,是因为人类还有一个天敌——拖延症。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纸上写下要完成的事,甚至像切割宝石一样将一整天的时间仔细分割成不同的小块,依此逐条逐项完成。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忙了一整天,再次拿起前一天做好的日程表时,发现我们又一次把计划要完成的事延期了。长此以往,我们需要弥补的越来越多。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拖延症只是一个形容效率低下的大体概念,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拖延症有两种类型——被动拖延与主动拖延,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同。
被动拖延,是因缺少或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而导致的将既定目标延后的行为倾向。被动拖延带来的危害不只是减缓工作效率,它带来的大量压力和挫败感,很多时候会导致我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进一步恶化我们的工作表现和时间管理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与被动拖延相比,某一类特殊的人自控力并不薄弱,却主动选择将工作放置到最后一刻,并可以在压力最大的情况下迸发出最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现——这种自愿选择的拖延行为叫做主动拖延。所以主动拖延并不会减慢工作效率,在最后关头迸发出最佳表现,其实是高自控力的表现。
绝大多数时候,拖延症对于我们的生活造成大量负面影响是因为我们自认为自己是主动拖延,事实上却深受被动拖延的伤害。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有能力在最后一刻加足马力完成所有工作,在论文截止前一天晚上拼命写出一片杰作;我们经常会对自己说,“没关系,明天再做也来得及”,“大不了熬夜做完”……我们以为自己有能力自愿选择将工作延后,事实却并非如此。毕竟人的本性更偏向于低压力的舒适工作环境,而可以成功做到主动拖延的人仅是少数。
所以,克服拖延症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克服了拖延症,方能在面对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情时不畏葸不前;处理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时能按部就班;当然,我也希望你是一个主动拖延症患者,如此方可在重压之下,依然能够保持优雅,和别人在时间上拉开一段距离,自然也过得清闲,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