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A没来上课,与家长沟通后才知道是昨天晚上她与母亲发生了争执。
事情是这样的,小A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她周五晚自习回家看了一个小时电视剧,她的母亲非常生气,认为一个高三的孩子理应分分钟学习,一怒之下点燃她的课本与资料,发誓要和她同归于尽。一开始孩子不以为意,后来看见母亲要来真的,于是尽力扑灭了火,尽管避免了一场火灾,但是残留的烟味久久不散,就仿佛两人之间愈发恶劣的关系。
听了这个事情,你们有何感慨?
感叹这位母亲怎会如此偏激,孩子只不过是在学习之余稍微放松一下,为何如此不通情理。感叹之余还有一点后怕,倘若这场大火真的没能扑灭,那么孩子是否在学习真的已经不重要了。另外大多数的你们也会回忆起相似的一幕,学生时代与父母歇斯底里的争执。
我恰恰也是拥有相似经历的人,我从小家教很严,母亲非常希望我能出人头地,因此严格控制了我的娱乐时间,也像北方的大多数家长一样,付出自己的时间陪伴我学习。而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感到无聊和压抑,于是也开始爆发战争,互相伤害。
而亲人之间的伤害往往是双倍的,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受伤,都会更加难过。而且这种只为了宣泄而爆发的争执通常毫无意义。既不会使孩子幡然悔悟,也不会让父母感到心安。如果真的起到了所谓效果,那么只能恭喜你,你的孩子学会了阳奉阴违。
那么我该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虚度光阴,等她长大后一事无成的时候才后悔?这是大多数家长的问题。孩子当然是要管的,但是要怎么管理才有效,这才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什么是问题的根本,是孩子根本不想学习。他们没有体会过社会的残酷,生活的不易,没有感受到第一学历的重要,不知道找工作时因为学历问题甚至会直接失去与其他人竞争的资格。确实人生路漫漫,随时随地都可以努力,可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回报。举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就像一个普通大学拿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和北大清华的普通学生相比,如果你是HR,你会选择谁?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没有看清你的能力之前,学历往往会成为你最显眼的标签。所以就算你在大学期间格外努力,成为所在大学最优秀的一名学生,它的意义也会因为你所在的大学而贬值。我们身处这样的社会,只能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看似不公平却往往是合理的。
高中时代的努力,就如同每天清晨所摄取的营养,那时的努力是最关键的,关键到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这个道理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就可以的,如果他们没有经历就不会有真切的体会。在自己的小书桌面前坐太久了,久到抱怨人在船上为什么要走来走去,为什么要对着奇怪的图形证明这证明那,为什么不能生出个健健康康的孩子非要有这病那病,久到怀疑学习的意义的时候,就是该让她们出去走走的时候了。只有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明白努力的意义。
让他知道,学习始终是所有努力中最容易的一种,高考也是所有选拔中最公平的一次。
像小A的母亲非常能干,恨不得小A所有的事情都代劳,连洗袜子这种小事都不让小A做。她时常抱怨自己生出了一个废物,可我觉得无论谁都会被她养成废物。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小A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生活与学习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习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学习而剥夺其生活的能力,是一件多么本末倒置的事情啊!
还有一种学生,他们并不缺乏学习的动机,但是缺少坚持的精神。这种时候用暴力控制他的行为不会起到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种时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理性帮助其树立良好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家长的以身作则。从孩子学会模仿的年龄开始,第一个要模仿的对象便是他的父母。本身工作努力,生活充实,乐观积极的家长,他的孩子很少会消极悲观懒得要命。所以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甚至放弃自己的工作,是非常不理智的。而家长本身得过且过,却要求孩子事事精通,是会被孩子鄙视的。
都说十年寒窗苦,学习的清苦在于它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高估了短期学习的价值,却低估了持续学习的回报。比如孩子努力学习了一周,在考试中却并未发现自己有任何的进步,这是令人苦恼的,往往会让学生怀疑自己努力的价值。而这时家长应该适时给予孩子正强化,让孩子认识到暂时没有效果并不说明你没有进步。记住,适时的鼓励往往则比简单的暴力很有效。当然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密切的观察,发现孩子的努力并给予鼓励,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所以父母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置之不理,对孩子不动声色地关注也是爱的另一种方式。
尽管如此,还会有家长说,我已经把所有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孩子的学习依然不见起色怎么办?
其实我们到了一定年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他任何人只能起到帮助而非替代的作用。
每个孩子一生出来,父母们都觉得他是最美好的,都认为以后能成为栋梁之才。所以当他的发展偏离自己的预期,就会很难接受。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一本就废了,可是我现在很多二本的同学都过得好好的,倒是有很多博士难以忍受压力而选择自杀。生活究竟什么最重要,这世上并不是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便是幸福,也并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是虚度光阴。这世上能有几个马云,几个奥巴马,大多数人都是平淡无奇地过完了一生。如果这一生注定平凡,那还要不要过下去?
其实只有快乐是1,学历、财富、相貌等都是0,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家长应该明白,学习需要重视,但生活并非只有学习。可是太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是生活的全部,成功是检验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才会出现文章开头家长要和小A同归无尽的那一幕。
我们都是从高考走过来的,那时家长的焦灼和孩子的压抑我们都理解,都说高考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可是如果真的不理智处理,不小心酿成了悲剧,那么人生就真的不用迈出下一步了。
(本文原创,禁止什么……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