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生之间悄然建起了一堵墙,曰“XX大学表白墙”。所到之处,吸粉无数。其其表面官方内里亲民的马甲几乎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学生群体中传开,表白墙俨然成为了高校集权威新闻与娱乐八卦的广播站和诸如住一城楼极少相见各自奔走人群的联系纽带。
那么,这堵大众化中又有些许神秘的墙,究竟在传达着什么?资讯吗?是,又不全是。
顾名思义,表白墙本着“爱就要大声说出来”的初衷,旨在为各路羞涩男女提供一个倾诉平台,力求牵线搭桥成其美事。随着关数人数的与日俱增,表白墙自然而然地升级了新版本,且开辟了两大全新功能——寻人寻物启事(当然寻人本质上还是表白的一种)与“我要上墙”。
与寻人寻物不同,“我要上墙”完美贴合了自媒体时代资讯飞速传播的效力,简单讲,就是对影响力的追求。
无论是坦坦荡荡不求匿的,还是羞涩难当狂求匿的,都无非是想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赞同或否定,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原创的观点。
由于受众群体众多,无论墙体使用者多努力地去甄别去筛选力求不刷屏,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大脸挡四方。不管内容有多温良,其呈现出来的样子都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与如若无人。
所以很多人时不时的会抱怨整个QQ空间都是表白墙所发的动态却还是不由自主地点开,然后看到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讯息,轻度失望,中度不屑,重度精神疲劳。尔后退出,下拉,点进,周而复始。
一直听到很多人说朋友圈、QQ空间毫无营养,多看无益。其实他们本身也没有打算扮演一个教化者的角色,一个社交工具,做到这个份上已属不易。如果单纯地想精进想提升,可以出门向左拐,你左手边的纸质书与你右手边的教室已列队等候,恭请就位。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陶渊明扛把锄头种菜种瓜,那么社交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哪里有什么一个人的岁月静好,你生活在人挤人的世界,这就是现实。
当然,扯得有点远了,我们上回说到了社交工具,笼统讲就是QQ微信两大平台。不谈功利单讲感情,虽然这东西有些虚无缥缈。但我相信在每个人心里对于同窗都是有一定感情的,至少当你日后成为了满口操蛋生活双目浑浊的中年人时,会咂着嘴感叹一段感情十年后曲终人散是自然法则,但那段最纯真的时光里,你们在一起。
不谈感情单讲功利,尽管那一长串偶尔跳动的头像你已很久未曾联系,但你也不能保证你有一天不会需要他们。所以现在每当我看到很多人用尽半生力气疯狂地加qq好友,都会一边嗤之以鼻,一边暗戳戳地感叹:野心不小啊小子。
我猜现在你大概明白我的意思了,过度关注表白墙所发动态,一会让你陷入无用信息的干扰,二会让你错过原本有趣或是对你有用的信息。
当然,如果你精力特别旺盛,可以眼观六路耳而不疲乏,或是本身对表白墙动态有着狂热兴趣的,你当我没说。
第一次萌生表白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心理是在几个月前,我在行健馆捡到了一张路桥系学生的校园卡,如你所料,我在第一时间发了告白墙,墙主也在百忙之中处理了这条消息,一分钟内集了52个赞,然后这条动态很快被其他动态刷了下去。我当时特别想把这件好事做到底,于是一鼓作气找到了路桥系的一个女生,在她的牵线下,最后通过了路桥系学生会找到了失主。
当然表白墙不乏成功找到失物的例子,你不能说墙主没有尽心尽职。但毕竟动态无情,如长江浪般声势浩荡。在表白墙所发的动态里,每一条都会成为明日黄花,逐渐被淹没和淡忘。其实作为寻物启事,表白墙是最合适的平台,但也正因其功能丰富,导致其每项功能都自动弱化,渐趋平衡与统一。
如果非要拿系学生会与表白墙在寻人寻物启事上做个比较,那么毫无疑问,学生会的目标性于专一性都要强于表白墙。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表白墙本尊,及其马甲所属人。但我看了下小闹钟,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本着早睡早起美容养颜调节内分泌的原则,我觉得我不能再继续叨逼下去了。
嗯,晚安世界。
爱你。
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