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月前,某前同事发朋友圈抱怨每次抽血几大管,由于刚在四月得知她结婚,于是脑洞大开的玩笑说“你不是有了吧?”她回我神秘一笑,还反调侃我,“还不脱单你是想等我儿子吗”?我被这句话噎的无法言语,只能默默感叹人家这快进般的人生,春节后领证,四月办酒,五月已经知道孩子性别了。
但是事情并不仅如此,昨天她把几个人拉进微信群试图组织聚餐,我看了看群成员名单,满头问号谁也不熟,接着看到她推送一条“我下个月要休息了,九月是预产期”,犹豫五秒落荒而逃果断退群。与其说我不想与半生熟的人胡侃,更多的原因是我害怕被别人快进32格的人生碾压。两年以前我入职该公司一个月,认识她时她做人力资源。由于快速离职,我并没有熟悉其他同事,但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她的动态。她用一年的时间脱单恋爱结婚怀孕生子,这一年的我在干嘛?可能在去西安的路上,可能在赏江苏的建筑,或者在大连吃章鱼烧,更可能在上海买买买。同样的20以上30未满,我过得还像个孩子,人家已经悄然成了孩子妈。
可能是年龄所致,一年的时间,我身边的人都生活巨变。某个远在北方的发小,默默的买了房还着贷,看看女装的同时也关注一下家具装修;每天胡侃的表姐,不知不觉脱单买房见家长,话题日渐转换为领证和装修;吵嚷嚷自己还年轻的某妹子,前一秒还在恐婚,后一秒就沉浸在拍婚纱照和办婚礼的喜悦中;明明是95后,硬生生走上相亲的道路,甚至为此转成文职。我一面挣扎不想随波逐流,一面看着身边的人无论乖宝宝或者叛逆少年都渐渐走入规范化的生活中去了。大学-工作-恋爱-买房-结婚-生子,多像一个公式啊,这仿佛就是人生的正确答案。我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考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提前交卷,好想问问你们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犹记得大学时的一个闺蜜,经历过约、恋爱、劈腿,毕业时告诉我她爱上了女人,我建议她认清自己的内心并祝福她;曾经一个同事,他来我们公司入职时整个人黑的像煤炭,熟悉之后才知道入职前他曾经从杭州骑行到西藏,过了属于自己的间隔年;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摄影师,叫燕子的北漂族,出过一本书《何必等来生》,她结婚时买一件200块的小纱裙,然后在旅行中和老公互拍,甚至没有一张可以称为婚纱照的合影。但是故事的结局呢?闺蜜现在和男人相亲寻找结婚对象;同事离开了城市回老家已婚已孕;燕子甚至在书的结尾就已经掉进了创业和育儿的兵荒马乱里。每个人,最终都走进了公式化的人生。
我曾经是个传说中的好学生,成绩虽然一般,公式背的特别好。如今,我知道了人生的正确答案,却犹犹豫豫无从落笔,害怕把这个正确公式写在答卷上。我既不愿过ctrl+v的人生,又害怕自己与众不同,于是慢放自己的节奏,想要看看更多的风景,却总是途经别人的32格快进,遭受舆论的碾压。如果人生是一场考试,几岁才是交卷铃响呢?已知正确答案的我,想要踩线交卷,再恣意一番我的快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