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彼时的我刚刚进入大学,在看完大学生村官马永红的《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后,感概万千,提笔自省,写下了这篇贰仟余字的反思日记。为了呈现十年前最真实的那一面,文章仅仅修改了排版格式,叙述内容未做任何删减。
十年前: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省,原文如下:
亲爱的朱晨:
今天,看了马永红写给自己的信,信中讲述了他在西政求学期间,两次回家竞选村长失利的经历,以及2009以西安市长安区大学生村官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招录为村主任助理后因为待人处世经验不足,最终无果而终的落寞。我似乎有看到你的影子,因此痛定思痛后也想给你写一封信,希望你能振作起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反思你的存在到底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什么。
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在你的眼中,天道酬勤似乎成了一纸空谈的代名词。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你,一直在怨天尤人,你觉得这是你不想来,也不该来的地方。于是你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厌恶全部转移到了这座城市身上,以期寻求一丝自我安慰。至少,在你眼中它不会反驳你的荒谬逻辑。
后来,我也看到你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尝试着在坦然接受,然而,残酷的现实似乎依旧挥之不去。你说它丧失了教育应有的高度,成为了一条知识商品化的流水线,与你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远,家庭的原因又让你进退维谷,想放弃却不敢放弃。打击和落差使你心中的悲观情绪不断滋长,消极和哀怨逐渐地主导了你的情绪和生活。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看到你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行尸走肉般地游离在班级、食堂和寝室之间。对于集体活动,格格不入的你,总是一副敷衍了事的样子。对此,你不仅不悔改,反而企图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高唱没有孤独便没有伟大的虚无主义,你标榜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可事实上呢,你一直在岸边徘徊犹豫着,就在这漫无休止的踱步中,逐渐地被边缘化了。
你很困惑,也很迷茫,整个校园里似乎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促膝长谈的人,于是我看到一次次形单影只的你,围着揽月湖,边走边思考那些纠结的疑问,却迟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你自诩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却忽视了孤独最本质的内涵,让包括你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压抑和悲观,缺少了普通人应有的温度。
我已经苦思冥想了好久,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宠辱不惊,方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亦可感悟天边云卷云舒。世界固然有很多不好的一面,但你要学会更宽容、更包容地去接纳真假、善恶与美丑,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完整,不然,残缺不全的人生又何谈幸福呢。你以为,你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特立独行就是成长了么,但其实并不是,成长应该是变得温柔才对。
在社团,你的自我实现意愿很高,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强势的一面,给别人带来不快时还全然不知、沾沾自喜。在你的内心深处,理想主义备受推崇,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有的时候,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付出不被理解,思想不被重视,可以试着说出你的想法,但一定要注意你说话的方式。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需要去碾压别人,更不会表现出极端的强势。相反,他们让人如沐春风,在智慧与见识的支撑下,让人倾倒,而不是浑身带刺,思想偏激,令人敬而远之。
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你的理想主义,周国平说:“如果一个民族集体陷入理想主义的狂热之中,那么这个民族未免过于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群体中也难觅理想主义者,那么这个民族也过于堕落和现实。”无论如何,你要学着柔和一点,但绝不是阳奉阴违或者恬不知耻,你要懂得,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适当的变通或许不仅不是虚伪,反而是某种必须的生存手段,当我们无法改变的时候,惟有暂时的屈服才能保证不出局。
对于你的好朋友,你以前一直很自以为是,你应该知道,他们真的宽容和迁就了你很多很多。所以,不要总是一个人侃侃而谈而让其他人被动的接受,不要总和他们谈论一些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朋友不是你演讲的听众,友情更需要的是多方的交流和互动,以后的日子里你要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才是你作为朋友存在的最大价值,毕竟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我知道,你对朋友这个词汇的定义很高,你也常说你的精力有限,其实你只是在恐惧,很多时候你把自己封闭的很紧,而一旦向某个人敞开了心扉又陷的很深。我真的替你担心,你太过于极端和苛求完美了,生活在你的眼中似乎也成了一场竞赛。飞蛾扑火的道理你不是不懂,为什么还要执着于那一小抹亮光呢,抬起头仰望天空吧,白天你可以看到耀眼的阳光,夜晚依然有璀璨的星光与你相伴。人生是一段美妙的旅程,虽然会有阴雨,但总会有阳光。
你也总是以对待自己的标准来苛求其他人,在你的潜意识里,他们都应该了解你知道的事情,而你却不曾想过你对很多事情也是一无所知啊。其实,你又怎么会不知道,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只要这种自由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便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志同道合固然无可厚非,可是你要知道殊途同归也可以是一种选择,求同存异绝对是难能可贵的人生境界,否则,你的人生将会很孤独,甚至怀抱追寻一生的原则抑郁而终…
十年后: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
年轻人获得独立和成长,似乎是经历了从家庭的逃离才开始的。马尔克斯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在没有直面死亡前,我们看到的死亡都是抽象的,亲朋、隔代的去世对我们的压力并不是那么直接,最亲密的人才会影响我们的生死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便有了岁月。只有岁月的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或许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生,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你可以得到一切,但很少能同时。很多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贪心到想要得到一切,却脆弱到承受不起任何代价。
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十年前,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从未有意识到,从此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夏冬;十年后,当选择在他乡成家立业时,才深刻感受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十年前,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堂吉诃德式的骑士,无所畏惧地向前冲锋;十年后,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骆驼祥子式的普通人,屏住呼吸且有温度地在活着;十年前,我希望将每时每刻都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十年后,我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美好或许就是偶尔不知道如何是好。十年巨变,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似变未变。
再十年:我们都在忍辱负重、充满克制地长大
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来自湖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马尔克斯说:“你曾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那时的我,还有着少年郎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就像小时候跟着母亲去镇上卖西瓜,总会害怕同学看到我,就拼命地将自己藏起来,一路忐忑不安。现在想来,那条路绿树成荫、阳光飒爽,若不是我害怕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一定能看到许多美好的景色。那条路,正如后来其他我所面对的所有看似崎岖的路,从来都不应该被逃避。
偶尔在没人的路上像小时候一样蹦蹦跳跳地走,只是冷不经间路口突然窜出来一个人时,又赶忙窘迫地正经起来。我曾是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壮阔,期盼外界给予赞许和认可。当生活的变故让人不得不去承受生死和苦痛的时候,而成长,往往就是穿过冲突和摩擦,仍然坚持自己初衷的过程。如今的我选择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正在忍辱负重、充满克制地长大中。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我所热爱的这片净土,绝不会轻易拱手相让。希望我在历经悲喜之后,心中仍留灿烂与鲜活。也祝愿所有努力之人,终将得偿所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