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什么?我在一开始犯了一个概念混淆的错误,误认为领导力就是领导权,因此,我觉得更需要关注领导力的可能不是我,而是更上一层的人。而且,领导力这个词空而泛,我不禁思考,刘澜老师只用三十讲能说清楚吗?但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有了新的认识。
是的,正如刘澜老师举的例子一样,我和很多人一样,对“领导”一词的定义,第一反应是工作牌上写着“总监、总裁”这样一类人,实则不然。刘澜老师解释说,领导与领导力不等同,但是两者又是相互区别于联系的。我很喜欢刘澜老师用“婚姻与爱情”的例子两者进行比喻,很深动,也很形象。领导力是解决问题,承担责任,而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领导力是责任。”我想很多人,在真正当上领导的一刻,对这两个概念也是模糊的,甚至是混淆的。领导力不是外在物质的任何,而是一种能力,而领导职位等外在东西,只是对能力的一种赋能,让你更好的去履行责任,解决问题。如果两者相互混淆,我们的领导方向就会走偏。因此,这里刘澜老师用了一个更好的词去形容,我们的领导力,就是领袖力。我想领袖这词,用得更为贴切,自带精神、引导的光环,是一盏指明灯。
刘澜老师道,言为心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说话判断一个人的领导力,而领导力的内涵又不止一项,它包括: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密切联系群众、讲故事、当老师、从失败中学习、反思、深思、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对此,刘澜老师提出修炼领导力的十个口诀:我来、我不知道、你觉得呢、我讲个故事、我教你、失败了?恭喜你、我要改变什么?为什么?我是谁?我该是谁?其中,“我来”和“我教你”让我感触很深。
刘澜老师说的第一句修炼领导力的口诀是“我来”。我印象很深,也认为需要不断实践与修炼。当下有一种说法,大多数人想要当领导,只有少数人想发挥领导力,因此邀功的人居多,干实事的人却少,常常是难题抛开一起做,利益独自吞,这是毛病。此外,还有一种效应叫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扩散效应。是指个集体难题涉及到的人越多,每个人感受到的责任就越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在默认设定的追随下,大多数人都在等待其他人挺身而出,但如果此时有人说“我来”,便是发挥了领导力。所以,我认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事有想法、有信心、有行动、做表率的,是面对上级能说:“让我来”,面对下级能以身作则说“跟我来”的人。而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在每一次的实践中尝试。
“我教你”是另一句让我有所思考的口诀。我很认同刘澜老师对领导者角色的定义。他认为领导者最重要的角色是老师。因为老师首先是一个设计者,然后是一个教导者,最后是一个服务者。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做好宏观的决策,然后能够教导下属,发动群众,最后做好的服务,服务于目标,同时为实现目标,而服务于为这个目标努力的人。当下,我们中有很多人,只把自己放到了决策者的位置,而忽略了后两者,但一个伟大目标的实现这三种者都需要,因为教诲和服务是反哺的,后两者能让我们联系群众,发动群众,能让我们获得新思路,并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反思与思考的。而正如刘澜老师说,用人要有技巧,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这也很值得学习。
最后,刘澜老师的三十讲虽短,但句句走心,字字干货。正如他在发刊词所说,“领导力是跨学科的心智模式,是帮助我们去承担更大的责任,是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难题。”领导力的学习不局限于商学院,不拘泥于职位,是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难题的一种能力。在读完全文后,我收获当然远不止于此,但我想用字迹总结与反思的同时,也要回归实践。我想将所学运用,然后再来反复研读,直到内化于己。